《安徽日報》(2024年8月12日7版)
滁州市瑯琊區舉辦著名教育家章益先生誕辰123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來自長三角等地的專家學者參會。
瑯琊區和美鄉村。
重大項目落地投產,瑯琊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邁向更高層次。
近年來,滁州市瑯琊區始終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最大機遇、最大勢能、最大紅利,主動靠上去、精準接上去、全力融進去,在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瑯琊高質量發展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打好深度融合“主動仗”
招商引資增動能。聚焦長三角地區產業要素交流合作,圍繞光伏、光電半導體、精密儀器等重大項目,積極開展招商活動。先后招引總投資105億元的中潤高效光伏電池項目、總投資85億元的鎂合金輪轂項目,連續兩年實現招引滬蘇浙地區8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
引才育才蓄后勁。與復旦大學共建中國式現代化行動研究實驗基地,與南京曉莊學院開展“雙向掛職”“人才共建”,推動涂中科技與江蘇大學共建柔性芯片研究院。2023年新引進博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38名,其中來自長三角地區的專家學者15名,占比40%。
共建共享惠民生。豐富“跨省通辦”政務服務事項,完善“異地代收代辦”機制,實現開具戶籍等證明類事項“跨省通辦”。與上海市金山區山陽鎮等5地聯合成立“滬之源全域旅游聯盟”,聯合舉辦“醉意瑯琊 滁州西見”等主題活動5場。同滬蘇浙20余所學校開展結對共建,累計選派200余名骨干教師開展交流學習。
下好產業鏈接“先手棋”
創新方式引項目。聚焦“新三樣”、健康食品和半導體等優勢產業,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推進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項目招引。2023年招引鏈上項目占比84%,“新三樣”項目占比74%。
建強平臺保落地。推進低效企業整治提升,向內挖潛,建立完善“閑置、低效、達標、優質”用地四清單,加快實施“騰籠換鳥”,推動土地資源等要素向高效益、高產出、高成長、高質量項目集聚。
提高效率促轉化。圍繞項目建設全過程,細化全周期管理、全過程服務、全要素保障,實現“推進、投產、列統、考核”四環聯動,形成“招引一批、推進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良性循環,全力跑出項目轉化“加速度”。
高站位謀劃發展。在全市率先制定《瑯琊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圍繞“金融和專業服務業”“現代物流和商貿”“文旅休閑和數字創意”“信息和科技服務業”四大產業鏈和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明確未來重點發展任務。
高標準打造載體。聚焦打造“1+N”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目標任務,搭平臺、建載體,全力推進瑯琊總部中心建設,全面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能級。
高水平培育主體。構建重點企業“一對一”聯系服務工作機制,以“規上企業抓增長,規模企業抓入庫,潛力企業抓培育,新增企業抓跟蹤”為路徑,積極對接相關部門跟進指導幫扶。其中,云伙計作為瑯琊本土企業,經過多年的培育,已發展成為全市唯一的國家級電商企業,并成功申報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服務長三角地區客戶超5成。
激活協同創新“新動能”
建設人才隊伍“后備軍”。不斷加大領軍人才推薦選拔、各類人才培養培育、激勵保障力度,著力培育一批優秀本土人才。緊緊抓住全省推進“人才安徽行”建設有利契機,積極打造長三角滿天星人才驛站,通過整合優質資源、推進產才融合、提供暖心服務等,搭建一體化人才活動主陣地。在人才驛站舉辦復旦大學交流合作行、南京曉莊學院人才看瑯琊、“青瑯杯”電商直播人才大賽等活動9場次,達成高層次人才合作7項。
搭建創新平臺“生力軍”。精準對接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資源,加強對重點企業研發平臺建設扶持指導。依托中國科大、滁州學院科技成果轉化瑯琊分中心等校地合作平臺,發揮高校智力資源人才優勢,助力企業解決技術難點、建設研發平臺。2023年獲評安徽省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1家、省院士工作站1家、省級研發平臺5個、省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1家。
梯次培育創新“主力軍”。深入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行動,分級分類建立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等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庫,實現“一企一策”、動態管理。聚焦重點產業領域,鼓勵龍頭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搭建科技創新平臺,為企業提供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等服務。2023年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戰新產業企業分別同比增長61.1%、52.9%、20%。
擦亮深化改革“創新牌”
擦亮“亭滿意,瑯如意”品牌。積極借鑒杭州市拱墅區企業登記注冊零窗口模式經驗做法,開展“觸發式”精準走訪幫扶,創新開設企業肩并肩服務專區。創新“一步一指引,‘碼’上就能辦”舉措,解決了辦事群眾對辦理流程不熟悉的難題。
創優“一老一小”品牌。充分依托養老服務中心、未成年人保護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通過重點項目打造,編密織牢“一老一小”社會保障和安全服務網。擦亮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品牌,打造全市首家“一米陽光幸福院”,成功創建省級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示范區,老年助餐經驗做法入選“中國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深化教育領域改革,出臺考核獎勵辦法,2023年新增省教壇新星10人、居全市第一,并首次承辦全國區域教育生態示范區建設。未成年人保護方面,打造“未愛童行”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品牌,榮獲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區。
打響“基層治理”品牌。龍池社區作為瑯琊基層治理的一面旗幟,主動適應城市發展,結合地處老城中心現狀,通過“強黨建、抓治理、促和諧”,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近年來,隨著長三角城市間的頻繁交流互動,龍池社區的“治理樣板”品牌也是愈加響亮,為長三角其他城市基層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文/葉文英 楊家慶 圖/趙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