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6時至16時,滁州市平均降雨量13.5毫米,主要降雨區位于南譙、瑯琊、來安中部。目前滁河水位正在緩慢回落,截至14日16時,滁河襄河口閘上水位12.41米、超警戒水位1.41米;汊河集閘上水位9.2米(警戒水位10米)。全市378座水庫超汛限水位,其中大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9座、?、裥退畮?6座、小Ⅱ型水庫302座,均在有序泄洪。
記者從市防指了解到,自6月19日入梅以來,滁州市連續遭遇四輪強降雨侵襲,全市平均降水量304.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3%,主要降雨區域位于滁河流域。滁河襄河口閘上三度超警戒水位,于7月13日6時達最高水位13.42米,超警戒水位2.42米,距保證水位僅0.08米,最高峰時全市有459座大中小型水庫超汛限水位,防汛形勢一度十分嚴峻。
進入汛期以來,為切實提升防汛應急能力,防范化解安全風險,市防指強化會商研判,密切監測天氣,滾動發布預報預警信息。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高位調度,在防汛關鍵時刻,召開防汛會商調度會7次,安排部署強降雨防范,并到滁河流域一線督導防汛工作。在強降雨期間,市委督查考核辦、市水利局、市應急局聯合下派6個督查組,重點對滁河流域縣區防汛值班值守、巡堤查險、物資前置、隊伍投入等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檢查。7月14日,全市共有51名縣級干部、571名鄉級干部、2039名巡查人員、63名搶險技術專家在一線巡堤巡壩查險,累計發現滲漏、散浸等一般險情46處,已全部有效處置。
連日來,針對滁河水位快速上漲,襄河口閘上水位超警并接近保證水位的情況,市防指提前預判,指導全椒縣緊急轉移安置沿滁河低洼易澇地區792名群眾。據統計,全市共轉移地質災害點群眾55人、危房轉移24人、停工建筑工地47個、關閉旅游景區2個。此外,截至7月12日23時,全椒縣荒草二圩、三圩蓄滯洪區已完成運用準備,圩內所有75名生產人員已全部安全轉移。
“根據汛情變化,我們積極統籌應急救援力量,針對降雨仍有持續的現狀,14日全市共投入了抗洪搶險力量200人,其中專業搶險隊3支30人、民兵170人,投入使用袋類0.17萬條、布類0.3萬平方米、土方600立方米、砂石料950立方米、木樁80根、機械設備22臺套,投入資金112萬元,確保險情能夠及時高效處置。”市防指有關負責人介紹道。(全媒體記者呂靜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