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通訊員郝騰飛 全媒體記者湯 玨)入夏以來,我市全面開展“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行動,對陷入困境、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生活無著人員積極施救,確保生活無著人員安全度夏。
聯動巡查有廣度。完善市縣鄉村四級救助網絡,建立協調機制和領導干部定點聯系救助管理機構制度,在鄉鎮(街道)設立救助服務點;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門聯合成立巡查組,深入車站、地下通道、橋梁涵洞和新拆遷區域內待拆房屋等生活無著人員易聚地展開拉網式巡查。
分類救助有溫度。對生活無著人員中的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統一送至救助機構;對能夠自行返鄉的,為其購買車票護送上車;對經勸說仍不愿進站救助的,發放必要的物資和防暑藥品,并及時做好動態跟蹤。入夏以來,全市累計救助生活無著人員184人次,發放物資680余件(套)。
精細服務有深度。采取公開救助熱線電話、發放救助宣傳單等方式,公開公布求助渠道和救助機構地址、聯系電話等信息。堅持救助機構24小時值班和首接負責制,常態化做好機構內設施設備安全檢查、衛生消毒、防暑降溫等工作。強化“互聯網+”尋親服務,采用DNA比對、人像識別等方式,核實受助人員身份信息。
源頭治理有力度。建立流浪乞討人員源頭治理和回歸穩固機制,幫助返鄉受助人員解決現實困難;發動基層組織幫助返鄉受助人員解決生產、生活困難,教育、督促其近親屬或其他監護人履行相關義務,防止再次外出流浪。建立落戶安置機制,對無法查明身份受助人員在救助管理機構滯留超過3個月的,給予辦理戶口登記手續并妥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