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滁州市某科技公司因過度擴張,公司生產經營困難,負債2.35億元,股票交易被風險警示。2021年3月,該科技公司申請破產。考慮到公司的品牌價值,天長市法院采取破產重整化解危機、挽救企業。2022年3月,重整計劃(草案)在該公司破產重整債權人會議上獲表決通過。2023年5月,經多方努力,該公司成功復牌。目前,公司徹底走出債務困境,重回良性發展軌道。
案案都是營商環境。該案在黨委的領導下,充分發揮府院聯動制度優勢,通過重整程序避免了該公司品牌、專利、市場占有率等無形資產流失,重拾了企業家投資創業信心。該案的成功處置,既是以高質量司法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具體實踐,也是安徽省開展依法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的一個生動縮影。
著眼于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安徽省組織開展依法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落細落實法治重商、安商、親商、暖商、護商舉措,讓企業和企業家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安心經營、舒心發展。
為積極響應企業司法期盼,安徽省著力暢通政企“直通車”。創新企業家約見政法單位負責人工作機制,法院院長與企業家定期座談,企業家直接約見檢察長。召開“警企懇談會”,積極收集意見建議,并為企業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務。滿足跨域司法需求,建立長三角區域涉企執法司法協作機制,與滬蘇浙共簽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司法協作框架協議,打造營商環境法治保障共同體樣板,有效提供跨區域司法服務。
侵企違法犯罪,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安徽省持續嚴厲打擊侵企突出犯罪,涉企警情集中接處、涉企案件“有案必受”,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犯罪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2022年5月開始,蚌埠市禹會區李某某等人租用生產場地,生產假冒注冊商標品牌麩皮飼料,涉案金額1500余萬元。公安部將該案列為掛牌督辦案件。蚌埠市公安機關成立專案組,經4輪集中收網,打掉犯罪團伙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1人。該案中,蚌埠市公安機關精準快速偵破案件,彰顯安徽省政法機關有力有效打擊侵犯企業知識產權違法犯罪、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的決心。
為給企業發展不斷提供優質司法供給,安徽省持續深化“放管服”,推廣“五免之城”建設經驗,推行證明免交、證照免帶、辦事免跑、政策免申、輕微免罰。開展“無證明城市”建設試點,推進“減證便民”。推動涉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實現惠企政策精準推送。出臺全省深化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工作方案(3.0版),制定兌現清單和法律權利義務清單,建設公共政策兌現平臺和合同協議履約監管平臺,督促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效能。
聚焦企業反映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等問題,安徽省逐項推進整改,并轉化為制度成果。圍繞十大新興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等,出臺《關于全省政法機關協同化機制化常態化依法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各級政法單位建立法治護航配套機制,為常態化政法護航工作提供長效常治的制度保障。
此外,建立了法治化營商環境體驗官制度,在六安、銅陵、蕪湖、宣城、池州、黃山等市先行試點,通過“沉浸式”體驗營商環境,收集各界對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及時發現問題線索,持續改進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化舉措。(記者 李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