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南譙區腰鋪鎮不斷暢通信訪渠道,用心用情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筑牢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把信訪群眾“請上來”,讓領導干部“走下去”。腰鋪鎮建立責任共擔的包保體系、多元共治的調解體系,全力構建信訪“大格局”。完善黨委領導、政策落實、信訪部門協調推動、各方齊抓共管的大信訪組織體系,建立矛盾糾紛源頭排查化解、信訪事項限時辦理“接訴即辦”機制、調處化解情況通報的全流程管控機制。7個村(社區)均建立 “1+5+N”信訪網格化工作機制,嚴格執行月調度、周分析、日報告等8項運行機制和4張工作流程圖,全面梳理排查矛盾隱患,壓實責任。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帶著感情、帶著責任開展開門接訪、進門約訪,把信訪群眾“請上來”,帶著問題、帶著誠意開展登門走訪、上門回訪,讓領導干部“走下去”。
系信息互通“一件事”,鏈網格排查“長遠事”。腰鋪鎮通過信息“互通化”“日常化”“網絡化”排查制度,不斷完善綜治中心、人民法院等單位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共用,信息實時互通。每周“日常化”對矛盾糾紛和信訪隱患開展一次摸排,及時掌握信訪動態;在重要節日、社會敏感期每天開展一次摸排,對摸排中發現的矛盾隱患,匯總上報,重大問題隨時發現、隨時報告。實行網格化管理,明確網格責任人,定期開展矛盾隱患“網格化”排查,對排查出的矛盾隱患,建立臺賬并分色預警。并發揮司法所、人民調解委員會排查化解第一道防線作用,落實“兩代表一委員”辦公場所,重點選聘“五老人員”等參與信訪接待和各類矛盾問題的調處化解。截至5月底,共收到省市區交辦件889份,辦結率99.88%。切實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解民眾憂慮“面對面”,紓民眾困難“點對點”。腰鋪鎮處于城市南拓建設的關鍵區域,因此與城市建設發展、群眾回遷居住相關的涉法涉訴、土地流轉、征地拆遷、小區物業等領域矛盾易發、多發。近年來,腰鋪鎮高度重視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積極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把“1+5+N”工作機制作為加強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重要抓手,安排領導班子成員坐班接待來訪群眾,實施信訪案件包案化解機制,第一時間掌握矛盾糾紛,第一時間推動化解。去年,腰鋪鎮黨委班子成員接訪32起,其中12起為帶案下訪,共化解29起,今年也將繼續俯下身子、邁開步子沉入基層,力爭把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