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4年5月8日6版)
滁州推廣“音樂+思政”課,讓思政教育接地氣、聚人氣——
思政課“跨界”上舞臺
講臺是舞臺,課堂是報告廳,課件是歌曲……近日,滁州市400余名大中小學師生在滁州學院水上報告廳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音樂思政課。
采用“音樂+思政”的全新方式,將思政教育和音樂藝術(shù)相結(jié)合,滁州市創(chuàng)新打造的首堂音樂思政課同步進行了直播。
“環(huán)滁皆山,深秀蔚然;野渡橫舟,陌上寒煙。山水之間,水聲潺潺;心之向往,夢縈魂牽……”音樂思政課上,“新時代”“全面小康”“亭好滁州”“追夢人”等12個關(guān)鍵詞,對應演唱、情景表演、樂器演奏等12個節(jié)目,其中“亭好滁州”以滁州原創(chuàng)的《山水之間》合唱為演出形式講述滁州故事。通過主講人的串講娓娓道來,將傳統(tǒng)思政課的“單項式灌輸”變?yōu)?ldquo;沉浸式感染”,讓聽眾身臨其境,在音樂的感染中更深刻、更立體地感悟理論的力量、實踐的力量和信仰的力量。
滁州學院大二學生蔣雪告訴記者,這堂課用音樂激蕩思想,堅定了讓青春在“強國有我”實踐中綻放的決心。滁州市五中七年級學生劉紅玉說,這堂課形式活潑、內(nèi)容生動,不僅感受到藝術(shù)的魅力,更從老師的講述中汲取了精神力量。
“這是思政課教學方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也是滁州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shè)的一次嘗試。”滁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張靜告訴記者,作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shè)牽頭高校,滁州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繼續(xù)協(xié)同創(chuàng)新“大思政”實踐,讓大中小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角”,打造“思政+”更多可能,積極推動全市大中小學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
“這是思政與音樂的‘跨界’,也是思政教育融入滁州元素的嘗試。”滁州學院音樂學院副院長彭鈺對記者說,首堂音樂思政課融互動性、教育性、藝術(shù)性、欣賞性于一體,使思政教育更接地氣、聚人氣。他們將把“舞臺上的思政課”推廣到全市中小學校園,讓學生參與創(chuàng)作、親身體驗“音樂+思政”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