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日前,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安徽省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中將擴大監測范圍和參數,推進監測信息化,強化風險防范,力促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穩中向好。
安徽省將加大風險監測資金投入力度,今年將爭取省財政586萬元用于開展省級種植業例行監測(風險監測),比2023年增加22%。同時,不斷調整擴大風險監測覆蓋面,在繼續監測生產消費數量大的農產品基礎上,建立食用菌、西瓜、草莓和菊花等特色小宗品種輪動監測機制。結合專項治理“三年行動”,堅持重點問題品種連續監測工作機制,不斷擴大監測參數覆蓋面。今年,省級例行監測(風險監測)抽樣任務7056批次,比上年增加16.7%;種植業、水產監測參數比上年增加10個。
在重點品種重點參數風險評估方面,安徽省將圍繞隱患大、社會關注度高的農產品及其產地環境進行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共設置果蔬、小麥和水稻等三類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項目,累計抽檢不少于700批次。此外,還將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平臺增加隨機抽樣、快速檢測、定量檢測等模塊,實行“任務下達、接收任務、產品抽樣、送樣檢測、結果反饋、風險處置”全閉環在線辦理,實現監測數據實時共享,進一步提高抽檢科學性、分析研判時效性和風險預警通報動態實時性。(記者 許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