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走進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官塘鎮,道路兩旁干凈整潔,繪畫墻上描繪的家風家訓、村規民約等一系列文明宣傳語映入眼簾,微風拂面,一股濃濃的鄉風文明氣息撲面而來。從上空俯瞰,整齊劃一的房屋、縱橫交錯的鄉間小道,一幅春意盎然的和美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以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為導向,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法治文化廣場、鄉村大舞臺、農家書屋、晨晚練點、生態特色文化長廊等基礎設施建設45余處。同時,以“五清一改”為抓手,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散亂污”“五亂”等清理整治工作,每月定期組織鎮、村(社區)志愿者開展4次人居環境整治志愿服務活動,鎮容村貌改善效果明顯,群眾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為建設宜業宜居的生態鄉村環境,2023年以來,官塘鎮打造6個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1個和美鄉村(山西村)建設項目,累計投入和美鄉村建設項目(一期)資金415萬元、6個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330萬元,鋪設污水管網4050米,安裝路燈280盞,建設瀝青道路2100米、混凝土道路7380米,進一步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切實提高群眾生活幸福感。
做實文明實踐內容 豐富人民群眾“精神食糧”
為有效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做實文明實踐內容,提振群眾精神面貌,近年來,官塘鎮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持續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圍繞建陣地、強隊伍、出特色,精準把握百姓需求,不斷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社會化、專業化。
據了解,2023年以來,官塘鎮持續擴大志愿服務覆蓋面,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衛生環保知識宣傳、文明交通勸導、垃圾分類進社區、“送法下鄉”法治宣傳進社區等文明實踐活動660余場次,其中,開展“送戲下鄉”“送影下鄉”“讀書分享會”“親子閱讀會”等文化惠民活動160余場次,受益群眾覆蓋全鎮,在豐富鄉村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崇尚科學、破舊立新,勤儉節約、健康生活的良好風氣正悄然形成。
發展壯大特色產業 拓寬農民增收“致富路”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官塘鎮位于鳳陽縣西南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蚌淮高速穿境而過,背靠蜿蜒曲折的高塘湖,環境優美,土地水利資源豐富。據介紹,官塘鎮歷來有“魚米之鄉”之稱,特色“魚煮飯”更是成為一張“靚麗”的特色產業名片。
近年來,官塘鎮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擴大農民增收致富為重點,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發展創新、協調、綠色、共享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千畝蓮藕種植、600余畝草莓、蔬菜大棚等特色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同時,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大力實施品牌強農,辦理家庭農場9戶,實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和配套項目,持續打通農資配送“最后一公里”,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聚焦民生促就業 和美鄉村正當時
近年來,官塘鎮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聚焦民生福祉,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契機,扎實做到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統籌推進公益慈善、扶老、助殘、救孤、優撫、就業等民生問題,落實好教育、醫療、產業、住房、飲水等保障政策。同時,發揮人大代表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拓展人大代表監督渠道,切實履行各項職責,深入推進社會治理,貢獻人大力量,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2023年以來,官塘鎮共完成孕優182對、“兩癌”篩查565人,完成脫貧戶、監測戶申報產業獎補8批211戶,申報雨露計劃116人,精準篩查脫貧戶符合條件發放在外務工交通補貼238人,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38人,新增就業18人和5名鄉村公益性崗位人員。此外,官塘司法所聯合鎮婦聯、團委、信訪辦、“五老鄉賢”等組建普法志愿服務隊伍10余支,摸排各類矛盾隱患193件,調處成功各類糾紛189件。其中,官塘鎮人大先后督辦、參與調處信訪矛盾和隱患共計135件,有效解決了群眾的急難愁盼訴求,為創建“無訪鄉鎮”發揮了積極作用。(邵廣飛 王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