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20日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出臺方案,啟動安徽省重點產業質量強鏈行動,首批涉及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產業。
行動旨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通過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聚力推進智能綠色的制造強省建設。
行動明確十項重點任務,如繪制重點產業鏈圖譜,摸清產業鏈供應鏈質量狀況;開展質量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強化發展動能;推動質量一致性管控,提高質量競爭力;培育質量卓越產業集群,促進融合發展;深化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機制,推進優化升級等。
根據方案,到2025年底,我省建立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2個、爭創國家質量標準實驗室1家、創建全國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2個,建設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7個、技術標準創新基地8個、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4個、質量認證示范區3個、產品質量提升示范區15個,建設質量提升培訓基地10個以上,培育新增首席質量官1000名以上,引進國內知名檢驗檢測機構3家至5家、國內外知名認證機構2家至3家,初步建立全省質量基礎設施數字化服務平臺。
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行動將充分發揮質量強省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作用,強化部門協同和工作聯動;注重政策激勵引導,健全融資增信支持體系,促進產業等政策與質量政策協同,強化對質量提升效果的監測與評估;突出示范引領,開展省政府質量獎評選表彰活動,遴選一批質量強省建設領軍企業,實施一批質量強鏈項目,組織召開質量強鏈現場推進會,建設安徽省產品質量提升示范區,培育一批安徽省質量強縣(市、區)。(記者 夏勝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