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安徽新聞 > 正文

安徽制造業投資何以連續25個月高增長?

投資是產業的先導。當前,各地都在千方百計推動投資更快、效益更優。

投資增長,難不難?

難,也不難。

不難的是,只要本月投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就算是“同比增長”。

難的是,在基數不斷升高的情況下,月月都保持增長。換句話說,是“增高還要更高”,即“始終在自我超越”。

可在安徽,有一項投資數據,自2022年2月以來,連續25個月保持18%以上的高增速,這就是——制造業投資。

今年一季度,安徽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1.6%,占全部投資比重達34.1%,也就是說占了三分之一還多。

制造業投資增長,一定程度上就是產業延鏈強鏈補鏈的過程,而產業鏈的整體性提升,培育形成了安徽直面全球市場競爭、具有比較優勢的優質產能。

安徽晉級全國外貿十強省、一季度貨物出口總值全國第9,即是有力印證。

產業有周期,產能利用有波折。但擁有了產能優勢,就具有了競爭制勝的主動權和應變識變的主導權。

連續25個月的制造業投資較快增長,給安徽帶來的最大啟示就是,以更大定力抓制造業投資。

順“勢”的力量

為什么企業要來安徽投資?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先明確一下:“安徽在哪?”

這似乎是個極其簡單的問題。稍懂地理的人,甚至閉著眼都能在地圖上指出安徽的位置:中國中東部,長三角西側,與江蘇、河南、湖北、江西等省接壤。

這是安徽的地理位置。

然而,在全國乃至全球,安徽還有一些“看不見的位置”,決定了一個省域定位角色與發展方向,幾乎區域經濟發展的所有根本性問題,都取決于這個關鍵字——勢。

識勢、順勢、借勢,這個省域才能發展得好,就如同大海中航行的帆船,順風則行遠。

看國家大勢,安徽是唯一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覆蓋的省份,尤其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為安徽最大機遇、最大勢能、最大紅利。

一組數據很能說明這個“紅利”:2023年,滬蘇浙在皖投資在建億元以上項目3789個,實際到位資金8743.4億元,同比增長7.2%。

也就是說,安徽的億元以上在建項目省外投資里,有超六成來自滬蘇浙。

再看區位優勢,從全國的大坐標看,安徽承東啟西、連南接北,位于“兩個扇面”的交匯點上。

向東看,安徽能借力滬蘇浙特別是上海的開放平臺優質資源,在更大范圍整合資源,推動高端產業更好嵌入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向西看,可以發揮市場腹地廣闊的優勢,推動長三角與中部地區優質資源融合互動、融通互補,當起長三角與中部的“橋梁紐帶”。

這樣明顯的區位優勢,在物流上得以“變現”。

安徽的現代交通與現代物流、現代物流產業、現代服務業體系的有機銜接,既促進了物流降本增效,也實現了更大的資源流量和發展放量。

換成蔚來汽車創始人、CEO李斌總結的就是:“在合肥生產,平均每輛車的綜合物流成本可以節約四五千元。”

依托物流業,安徽的區位優勢,直接轉化為投資優勢。安徽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持續下降,2023年全年的數據是13.5%。

數據,反映了企業物流成本的降低。對于企業來說,省到就是賺到,在安徽投資建廠,是筆“劃算的買賣”。

最后看產業形勢。

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加速調整和重構,資本也必定會因時因勢作出新的選擇和布局,更加主動地向具有科技優勢、產業優勢、人才優勢、市場優勢的區域集中。

這些年,國家推動新型工業化、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等部署,敏銳把握產業風口,精準切入發展賽道,造就了電動汽車、先進光伏、新型儲能等產業的爆發式增長。

安徽緊跟產業大勢,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目前已生產了超過全國1/11的新能源汽車、1/11的動力電池、1/8的太陽能電池、1/3的光伏逆變器、1/2的光伏玻璃。

今年4月12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計劃在中國投資25億歐元,以擴大其在安徽合肥的生產基地和創新中心。

這是大眾在中國的再一次增資。正如大眾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在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上所宣布的:“大眾安徽是我們的大本營。”

對于世界及中國制造業而言,像大眾這樣的跨國巨頭的戰略選擇,無疑具有強烈的風向標意義。

有實力的安徽企業順勢而為“走出去”,主動參與國際市場分工與合作,打造全球化產業鏈。

可以說,正是因為把握住這些“勢”,安徽深度融入并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關鍵支點、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的戰略節點,促進了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

專注于發展制造業的韌勁

曾幾何時,安徽在人們的印象里,有點“土”。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對于安徽的印象,莫過于“農業大省”和農民工。也就是說,農業,長期以來是安徽的“產業符號”。

農業,關乎飯碗,固然極端重要,但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產業鏈更長、附加值更高,可以提高社會的生產力和勞動生產率,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財富。

如今,安徽變了,變得更像個“理工男”。

為發展制造業,安徽下了大氣力,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智能綠色的制造強省。

過去五年來,安徽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8%,增速位居全國第四。2023年安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突破5萬億元,營收總量居全國第7位、中西部第1位。

其中,最明顯的,要數汽車產業。

安徽將汽車產業作為首位產業。2023年,安徽全省汽車業增加值增長33.9%,增幅創2010年以來年度新高。

全國出口每4輛汽車中就有1輛“安徽造”,奇瑞汽車連續21年全國汽車出口第一。

集群化發展,成為安徽制造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安徽采取以“大兵團”“陣地戰”模式推進產業集聚突破,助力區域發展突圍。

“龍頭+配套”“基地+基金”,僅僅幾年,培育了一批千億元產業、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以及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穩定性得到鍛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初顯。

制造業特別是新興產業的發展,最需要科技、人才、資本的加持,最理想的是形成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互動耦合、相互促進的效果。

一方面,安徽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構建起“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沿途下蛋+成果產業化”的孵化轉化接力機制。

另一方面,圍繞創新鏈產業鏈,精準配置資金鏈人才鏈,實現人才與產業、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

是制造業的發展壯大,吸引了投資?還是資本的助力加持,進一步壯大了制造業?這種互促互進已然形成“你越好人家越來,人家越來你越好”的良性循環。

“到安徽去,投制造業,做合伙人”正成為企業界、投資圈的熱門話題。

迭代更新的“打法”

自我超越,永遠是最難的。

在經濟增長中,原始基數不斷升高,在高位階段提高一個百分點,要比低位時提高十個百分點都難。

這不僅是道數學題,更是道“發展題”。

那么,安徽是如何做到連續25個月保持18%以上的高增速的?

答案是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平臺思維、生態理念的高位引領以及“雙招雙引”手法、步法、打法的迭代創新。

比如“生態理念”看似是很抽象的概念,其實就是把培育產業當作呵護樹木成長一樣,給予陽光、雨露、土壤,塑造良好的產業生態。

2021年以來,安徽聚焦十大新興產業以及“新三樣”等產業發展的需要,組建并動態調整了“10+1”新興產業推進組和工作專班,謀劃重點產業的“施工圖”,每個專班由一位省級領導總負責,一個省直部門牽頭,并把相關部門、龍頭企業、行業商協會、研究機構、基金機構等資源整合進來,突出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在條塊兩個層面構建了“專班吹哨、部門報到”和“市縣有求、專班必應”機制,使得相關工作能夠系統化設計、扁平化管理、高效率推進。

省級領導“掛帥出征”,帶頭會見企業家、投資人、創業團隊,頂格傾聽企業意見建議,頂格協調解決項目落地和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近兩年省領導拜訪和會見客商7000多人次。

省直部門“扛起責任”,按照“管行業必須管投資”“管行業必須管融資”的要求,“雙招雙引”工作由過去“市縣求著省里辦”轉變為現在“省里推著市縣干”。

市縣基層“主動出擊”,“一把手”至少拿出1/3精力抓招商、引項目,創新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等一系列舉措。

招引資本,更會善用資本。在實踐中,安徽用資本的力量賦能,推動實現項目與資本相互耦合、彼此成全。

比如,安徽改變過去財政資金直接支持產業發展的低效方式,以十大新興產業引導基金為主體,以國資“6+1”基金為協同,以“一產業一基金”為模式,布局組建了總規模3000億元的政府引導基金,建立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政府股權投資基金體系,拿出最大誠意邀約全球高端市場化基金來皖落地,更多支持投早、投小、投科創,“基金叢林”加速成型。

平臺思維集聚資源,推動“政府所需”與“市場所盼”精準對接。

什么是“平臺思維”?就是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打造樞紐平臺、整合資源要素、建立內在關聯,讓各類資源各得其所。

以會為媒,以“投資安徽行”為統攬,打造“天下徽商圓桌會”“??蛨A桌會”等品牌,推進“徽動全球”出海行動,主動對接中投公司等國際知名投資機構和國際化基金,一個個合作愿景“全景式”打開。

借用“外腦”,發揮行業商協會掌握市場資源、熟悉產業生態等優勢,舉辦2023國際商協會大會,實施“徽商回歸”工程,發布10個安徽全球招商合作伙伴,加強與戴德梁行、賽迪顧問、華略智庫等國內外知名智庫的合作,撬動市場化招商力量,鏈接全球資源、導入優質項目和人才。

經濟數據是發展實踐的反映,高增速的長期維持,有它的必然性、合理性。

從疫情期間,到疫后經濟恢復,再到今年一季度,穿越重重迷霧和諸多不確定性,安徽制造業投資保持了一道“向上的曲線”,這條曲線,在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下尤為珍貴,且振奮人心。

為大國制造貢獻力量,安徽,正矢志不渝地前行。(記者 王弘毅 通訊員 宛宏昇)

責任編輯:郭新星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一成人毛片|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亚洲伊人久久网|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 gogogo高清在线播放| 香蕉网站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小嫩妇又紧又嫩好紧视频|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的|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偷窥无罪之诱人犯罪| 亚洲一级免费视频| 两根硕大的挤进了小雪|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青青青青久久久久国产| 狠狠干2019| 日本夫妇交换456高清| 大胸美女放网站|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gay精牛cum| 草草影院最新发布地址| 欧美成人猛男性色生活|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一个男的操一个女的|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美女吸乳羞羞漫画| 欧美乱子伦xxxx| 小明天天看成人免费看| 国产大片b站免费观看推荐|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