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年僅11歲的少先隊員郭慶洋因患腦部腫瘤醫(yī)治無效,年少的生命永遠地畫上了休止符。然而,就在當天16時48分,另一場“生命接力”正在展開,經(jīng)由器官摘取手術(shù)和愛心捐獻,郭慶洋的眼角膜、腎臟和肝臟移入5名病患體內(nèi),為他們送去光明和重生的希望。這位小小少年的“生命之花”將以另一種特別的方式在這個世界上繼續(xù)綻放……
樂于助人,他把“善心”種在心間
同學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洋仔”——生于2012年2月13日的郭慶洋是滁州市瑯琊實驗學校少先隊大隊六(1)中隊隊員。在老師和同學們眼里,他是一個愛說、愛笑、熱愛運動、活潑開朗的小男孩兒,也是班里的“開心果”。在學校的一次春季運動會中,“洋仔”曾勇奪第三名的好成績,站在班級的領(lǐng)獎臺上,手捧獎狀的郭慶洋笑得陽光燦爛、合不攏嘴。“洋仔”平時熱愛勞動、關(guān)心集體、樂于助人,是個不折不扣的“熱心腸”,不論班里誰遇到困難,他都會上前伸出援助之手。新學期開學時,班級還沒有安排值日生,郭慶洋就主動承擔起了擦黑板的任務(wù),每節(jié)課上課前總是把教室的黑板擦得干干凈凈,校園里也時常見到他自告奮勇去倒垃圾的身影。小小“雷鋒”不怕臟不怕累,在“奉獻”之后,總是露出他那憨憨的笑容,開心地擦拭著臉上的汗水。
除此之外,郭慶洋還積極參加社區(qū)組織的志愿服務(wù)活動,為社區(qū)里的爺爺奶奶送去溫暖。暑假期間,郭慶洋主動拿出自己心愛的書籍和玩具參加愛心義賣活動,為需要幫助的人籌集資金。左鄰右舍都夸他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他,像一棵朝氣蓬勃的小樹苗在一年年地茁壯成長,以一顆赤誠的“童心”不斷播撒著溫暖和歡樂,而那份“善心”的種子也在他的心田悄然種下,并日漸生根發(fā)芽。
捐獻器官,他讓“愛心”永留人間
2023年12月中旬,郭慶洋查出患有神經(jīng)鞘瘤,被送到上海市華山醫(yī)院接受治療,12月26日做了開顱手術(shù),術(shù)后昏迷。在醫(yī)院陪護期間,郭慶洋的家人在悲痛中抱著渺茫的希望又觀察了半個月,但最終,奇跡還是沒有發(fā)生——所有的檢查都顯示,郭慶洋已無恢復(fù)的希望。
此時距離郭慶洋的12歲生日還有僅僅1個月的時間。跨過六年級的門檻,即將到來的初中生活正在向他微笑招手。然而,尚未來及綻放的生命如急剎車般定格在了11歲的那個冬天,如正要抽蕾打苞的花朵迅速凋謝于疾風驟雪之中。悲痛之際,郭慶洋的父母想到孩子平日里是那么樂于助人,于是,母親便主動提出在孩子去世后,將他的器官捐獻出來,用于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讓孩子的生命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xù),讓“洋仔”樂于助人的優(yōu)秀品德在生命的終點繼續(xù)散發(fā)光芒。
1月12日,在簽完器官捐獻同意書后,捐獻工作進入正式流程。13日16時48分,去世后的郭慶洋通過器官摘取手術(shù)將眼角膜、腎臟和肝臟完整捐獻出來,他的這些健康器官,將在5位需要幫助的人身體內(nèi)“續(xù)航”,陪伴他們看花開花落,行走萬水千山。
“兒子在我們心中是個小英雄,很勇敢很懂事,讓兒子換一種方式活著,幫助更多家庭擺脫困難,最后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堅強而又心懷大愛的郭慶洋媽媽說道。
郭慶洋去世后,母?,樼饘嶒瀸W校為他舉辦了“洋仔”追思會。想到昔日朝夕相處、助人為樂的“洋仔”,孩子們潸然淚下。同學們說道:“我們都在健康成長,而‘洋仔’永遠停留在了11歲,但他給我們這個世界留下了珍貴的禮物。”“‘洋仔’的笑容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我很敬佩他和他的爸爸媽媽。”
郭慶洋及其家人的善行義舉,不僅溫暖了滁州人的朋友圈,也感動了這一城人。共青團滁州市委、滁州市教育體育局、滁州市少工委決定追授郭慶洋隊員滁州市“優(yōu)秀少先隊員”稱號,社會各界也紛紛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溫暖和善意。
這個溫暖而美好的世界,年少的郭慶洋來過,熱愛過,離去卻不曾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