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南譙區珠龍鎮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提升基層組織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保障,通過強化黨建引領,聚焦組織、人才、產業,切實增強村級組織的“造血功能”和“帶富能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蓬勃發展。
強化組織引導,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強筋健骨”。充分發揮鎮、村兩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建立“鎮級抓統籌、村級抓落實”分級負責的工作機制,實現“縱深有度”“動態高效”的工作格局。該鎮黨委先后制定下發了《珠龍鎮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珠龍鎮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辦法》《珠龍鎮村(社區)干部工作績效考核辦法》等文件,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明確了目標任務,并提供了制度保障。因地制宜制定各村(社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一村一品”方案,推行“村企+”發展模式,建立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庫,8個村(社區)黨組織落實和謀劃產業項目共10個。大力實施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計劃,2023年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扶持資金50萬元,區級配套資金20萬元,用于發展糧食烘干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增收8萬元,實現“一次輸血”向“長效造血”轉變。
加強人才培育,為村集體經濟發展“領航把舵”。持續優化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實施村(社區)干部“鄉雁”培育計劃,出臺《珠龍鎮選拔培養村后備干部實施方案》,建立“名師高徒”后備干部培養和雙向選擇機制,公開招錄12名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后備干部,選派基層經驗豐富的鎮黨委班子成員和優秀村書記擔任后備干部導師,開展專題培訓16場,幫助新入職后備干部提升工作能力。聚焦鄉村振興主題,累計培訓村干部300余人,支持12名村“兩委”干部參加學歷提升教育,有效提升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后勁。引進專業團隊,同村集體聯合經營管理,按照“保底分紅+收益分紅”的方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為集體發展項目提供專業的人才隊伍,不斷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注入活力。
壯大產業發展,為村集體經濟發展“造血賦能”。創新經濟發展模式,打造“紅房子”“草帽志愿者服務隊”“紅色物業”和“黨建+積分制”等多個珠龍特色黨建品牌,加強“紅山果”黨建品牌引導,推進“康養+產業+旅游”融合的方式促進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鼓勵黨員致富能手發揮種植養殖、產業經營等方面所長,形成示范帶動的發展力量。合理利用閑置資產資源,利用北關村閑置房產打造的康養基地項目已完成前期招商進行掛網招標;利用水源地拆遷的閑置廠房和地塊招引的投資2億元的智慧云倉農產品電商物流園項目即將簽約。珠龍村和清流社區申請上級項目資金210萬元新增村企聯建項目2個,預計每年為兩村增收12萬元,實現產業發展“百花齊放”,村集體經濟增長動能不斷增強。
(孟雨 何媛 徐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