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李邦軍)1月25日下午,政協第十三屆安徽省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安徽大劇院勝利閉幕。會議期間,全體住滁省政協委員代表所在界別心系全省大局、情牽滁州發展,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昂揚的精神狀態參與大會的各項協商議政活動,通過大會發言、分組討論、聯組會議等,認真履行職責、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共提交委員提案20余篇,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滁州和現代化美好安徽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省政協委員、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汪建中帶來了《關于滁河(汊河閘-小頭李段)清淤治理提升防洪保安通行能力的建議》,他認為滁河下游(汊河閘-小頭李段)是皖蘇兩省界河,該河段的通暢狀況直接關系滁河通航能力和防洪安全。近年來,我市緊盯“航道上的長三角”,在汊河鎮新建了滁州(汊河)港,并按四級通航標準對汊河集船閘進行了重建,但是總體來看,該段通航和防洪標準還不高,迫切需要實施清淤治理,提升防洪保安通行能力。他建議:省直部門安排專項資金,協同江蘇省一起實施清淤治理。爭取納入省部級防洪規劃,提高防洪標準,謀劃河岸改造,提升生態環境。
“近年來,我省把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作為重要民生實事,農村群眾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獲得感顯著增強。”省政協委員、市一級巡視員、農工黨滁州市工委主委查鏡波表示,調研中發現,鄉村醫生缺口較大、鄉村醫生年齡老化、鄉村醫生整體素質不高、定向委培的大學生村醫留住難、村衛生室缺乏長效投入機制、鄉村醫生服務質量需進一步提高等問題。她建議:進一步完善村醫“縣管鄉聘村用”制度,實施村醫“雙提升”工程,完善村醫薪酬福利制度,健全村衛生室長效投入機制,促進村醫服務方式轉變。
“我省2000年前建造的小區,大多數沒有電梯,隨著人口老齡化發展,改變‘懸空老人’的生活現狀已成為社會關注的民生熱點問題。”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民進滁州市委會主委李世平表示,目前國家已印發通知,鼓勵城市老舊樓房加裝電梯。這不僅是民生需求,還可以拉動內需。因此,她建議將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列入省民生工程實施,由省級層面出臺規范和指引,并給予適當政策補貼,簡化流程加快審批,讓更多的老百姓受惠。
省政協委員葛德軍帶來了《關于深入推進省際毗鄰區一體化發展建議》,她說,近年來,我省堅持主動靠上去、精準接上去、全力融進去,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入推進省際毗鄰區一體化發展,取得突破性成果。但是,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不斷深入推進,還存在發展認識有偏差、協同協力尚需提升、要素保障還需強化、互聯互通還有短板等問題。她建議,聚焦空間布局,高水平拓展毗鄰區空間規模;聚焦互聯互通,高標準推動毗鄰區合作交流;聚焦要素支撐,高質量提升毗鄰區承接能力;聚焦機制優化,高起點激發毗鄰區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