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張 瑜)近年來,瑯琊區委、區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堅持謀劃在前,高站位組織實施。建立健全“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重點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街道部門配合抓,農業農村一線抓”的工作機制,區街兩級政府均成立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工作責任,建立協調機制,切實保障高標準農田項目順利實施。
堅持推動在實,高標準提供保障。按照省有關部門下達建設任務,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確定項目選址工作及規劃設計。初步規劃報專班審閱通過后,設計單位再按要求細化設計方案,經區級初審后,再送市局組織專家評審,提高工作時效、提升設計質量。區委、區政府成立區鄉投公司,統籌整合水利、發改、農業農村、住建交通等部門的涉農資金,撬動社會資金參與建設。
堅持融合在強,高規格謀求發展。利用每年10月至11月農時“空檔期”,快速建成高標準農田整治1.1萬畝,實現“當年建設、當年種植”。引進滁州學院土壤學博士人才2人參與項目建設,創新實施耕地質量“三檢”法,實現改造后地力提升0.5個等級,畝均增產約50公斤。把高標準農田建設融入項目規劃中,銜接全市江淮分水嶺風景道打造瑯琊風景線,創新實施和美鄉村“121”行動,打造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區項目——“西西澗”農文旅綜合體項目,建成高標景觀農田5.9萬畝。推進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打造鄧壩高標準蔬菜園1300畝,成為滁城“菜籃子”保供基地;打造西澗渡村滁菊高標準農田500畝,建成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堅持監管在細,高水平常態管護。按照“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項目完工后及時移交使用,街道、村層層簽訂管護責任書,落實管護責任。健全管護資金保障體系,切實解決“管護難”問題。全面落實田長制,確保建一片、成一片、興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