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3年8月3日2版)
近日,滁州市南譙區超躍家庭農場的300畝蟠桃園碩果滿枝,令前來參加省果樹體系丘陵崗地高效果園建設現場觀摩會的農業專家和種植大戶贊不絕口。“我們今天早上剛發了一車去浙江金華,1000箱,明天還要發一車去福建廈門。”超躍家庭農場負責人吳啟超說。
超躍家庭農場的桃園位于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馬廠村,屬于江淮分水嶺的丘陵崗地。2017年,“80后”大學生吳啟超流轉土地520畝,規劃建設桃園。2018年底520畝園區道路、溝渠、水電、智能水肥一體化滴管等基礎設施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栽植桃苗3.6萬棵。2019年果園投產,目前,園區有普通桃200畝,蟠桃320畝。2022年總產500噸,平均售價在15元/公斤,年銷售額達750萬元,畝均效益達1.5萬元。
“這里原本是丘陵荒崗,土層淺,下面都是石頭,缺水易旱,土地瘠薄。”吳啟超告訴記者,為把丘陵崗地變成美麗果園,安徽省果樹產業技術體系和滁州市農業農村技術推廣中心為超躍家庭農場提供了全面的科技幫扶。在省農科院園藝所專家的指導下,超躍家庭農場采取表土起壟,再加上廢棄的食用菌棒、稻殼等培肥地力,改良土壤,起到保水保濕的效果。省農科院園藝所研究員、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合肥綜合試驗站站長、省果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張金云帶領團隊,幫助園區設計規劃了適宜機械化種植的新模式,滁州市農技推廣中心的科研人員則為吳啟超推薦了最新的蟠桃品種。
“現在的果園行距寬達5米,旋耕機、割草機、施肥機等都能暢通無阻,管理起來省工省時。”吳啟超說。
記者走進桃園,看到每株桃樹根部都有滴灌水管,行間自然種植黑麥草,增加土壤有機質,壟上覆蓋著防草布或秸稈雜草。“過去人工施肥,300畝桃園8個人要20天才能完成,現在水肥一體化,利用滴灌系統,灌溉、施肥一次完成,節省了大量人力。”吳啟超介紹,不僅如此,除草、打藥也是全程機械化。原來人工除草,一個人一天只能除草半畝地,現在用割草機,一個人一天就能除草100畝。噴藥用無人機,300畝一天就搞定。機械化讓人工成本降低80%。
“為推進我省果樹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我們一直在探索丘陵崗地高效果園建設的路子。”張金云介紹,在滁州市,除了超躍家庭農場,他們還為南譙區章廣鎮皇甫果林專業合作社、南譙區沃林藍莓種植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提供科技幫扶,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