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嶺分南北,江淮各自流,滁州市江淮分水嶺風景道定遠段全長104公里,貫穿7個鄉鎮20多個村(居),是該縣重點打造的旅游風景廊道。定遠縣政協駐點幫扶的定城鎮回民村位于風景道沿線,也是風景廊道重要的節點。
新春伊始,駐村工作隊通過實地調研了解到風景道沿線旅游發展存在規劃銜接不夠、文化挖掘不深、建設資金不足、沿線環境不佳、區域合作不深等五“不”問題。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班子召開專題會議,依托風景道優勢資源,以產業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為目標,積極對接縣文旅、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謀劃風景道沿線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規劃銜接。將風景道沿線兩側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與風景道旅游規劃有機銜接,把旅游元素融入到高標準農田的溝、渠、林、田、路、塘設計之中,實現農旅融合,農與景相間。
做好產業布局。根據土地性質,在風景道兩側的山場、林地和農田分別栽種果樹(花卉)、大棚蔬菜、水稻、油菜高產豐產試驗示范基地和花生、山芋、玉米等農事體驗園,將風景道兩側打造成四季有鮮果(花)、天天可采摘、集觀光旅游、果蔬采摘、農事體驗、農產品展示銷售于一體的旅游產業觀光帶。
優化沿路環境。提升風景道沿線綠化,修復沿路兩側山場原生態自然景觀,整治提升村莊人居環境,將沿路每個自然莊都打造成宜居宜業和美村莊,以點串線,把風景道打造成美麗定遠展示大道。
開發沿山景點。深度謀劃文旅項目,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風景道沿山兩側的九連峰、老虎洞、野狼谷、石林、大橫山丹霞地貌等自然景點開發,打造風景道沿山特色旅游景區。
推進文旅融合。江淮分水嶺風景道定遠段有奇洞、迷谷、險峰等自然景觀,同時還有楚漢文化、大明文化、宗教寺院等文化遺跡,結合風景道沿線旅游節點建設,通過深度挖掘、整理、打造,將定遠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當代風采展現于風景道全界,打造定遠歷史文化景觀大道。
加大區域合作。滁州市江淮分水嶺風景道定遠段北連鳳陽,東接明光、南譙,南與全椒相通,要積極融入省市風景道旅游整體規劃,加大區域合作,主動與鳳陽、明光、南譙、全椒等縣市區對接聯系,共同謀劃旅游產業發展項目,促進風景道沿線各縣市區旅游產業協調發展。
現回民村小柯組人居環境整治項目正在設計,130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已進入評審階段,投資9000余萬元的石門檻綜合文旅項目正加速建設,50畝果蔬大棚已完成種植,“百村千樹”項目正在實施之中,該村即將成為江淮分水嶺風景道上一顆閃亮的明珠,以全新的面貌向游客展現。(朱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