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近日,中新蘇滁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廣蘭在接受專訪時表示,中新蘇滁高新區作為經濟建設“主戰場”,將始終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全面落實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市委七屆四次全會和市“兩會”的具體部署,奮力打造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助力建設現代化新滁州。
講政治,講大局,爭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中新蘇滁高新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緊扣高新區職責定位,奮力做大體量、做優增量、做強質量,提升對全市發展貢獻度。
實施“十年磨一劍,奮進再出發”攻堅行動,確保綜合實力和建成區面積實現雙突破,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實現雙跨越,配套建設和民生保障實現雙優化,營商環境和黨的建設實現雙提升,達成“再造新蘇滁”。圍繞全市“十四五”和“5688”奮斗目標,奮力推進雙招雙引、創新發展、產城融合、合作共建“四個新突破”,主要經濟指標沖刺“1231”,做到“五年翻一番”。圍繞新十年起好步,沖刺“3322”年度目標,實現“新年再趕超”。
盯目標,明舉措,謀定高質量發展“路線圖”。聚力招商引資強支撐。更加聚焦招大引強、招精引新,確保全年新簽約、新開工、新投產億元以上項目30個、30個、30個,百億元以上項目再有新突破;靈活選用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提升新能源新材料和醫療健康等主導產業產出率和集聚度,吸引帶動行業上下游更多優質配套企業入園,使產的特色更加彰顯;實施三產服務業大提升行動,大力引進、培育生產、生活性服務業,推動三產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使城的服務更加精致。
聚力運行調度賦新能。強化全周期調度,優化全要素保障和全鏈條服務,力促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實現新高,持續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實現產業規模總量在全市再進位;強化企業幫扶水平,落實幫扶“四個一”機制,確保新增規上工業企業40家、新增產值億元以上企業15家、新增5億元以上企業6家、新增20億元以上企業2家;強化畝均效益評價,制定階梯式稅收貢獻獎勵政策,不斷提升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水平和畝均產出。
聚力科技創新激活力。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力爭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0家以上,省市專精特新企業15家以上,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三首產品”企業再有突破;推動企業與“大院大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和“揭榜掛帥”,全年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8家,力爭新獲批省新興產業重大專項;深入實施人才招引三大行動,引進更多院士、國家級領軍人才、博士等高水平人才;以蘇滁創新創業大賽為抓手,吸引集聚創新創業人才和人才服務機構,進一步優化完善科技領軍項目和領軍人才政策。
凝共識,創新業,當好高質量發展“施工隊”。中新蘇滁高新區奮進再出發,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激發和凝聚起團結奮斗的磅礴偉力和強大合力,讓信心決心轉化成實物實效,讓路線圖變成施工表,不斷增強工作執行力和實效性。
明導向。堅持以“能力+業績”識別、評價、使用干部職工,用好考核指揮棒,充分激活機關、事業單位、公司三支隊伍。夯基礎。推動園區各類組織、資源、力量有效整合,發揮產業鏈黨建賦能作用,健全網格化管理新模式。強作風。以零容忍態度反腐敗,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持以上率下謀實招、干實事、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