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椒縣委書記楊光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全縣上下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持續用功、久久為功,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一以貫之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椒陵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022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椒縣聚焦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九大專項行動,深入開展“一改兩為”百日攻堅行動。縣域經濟考核連續兩年居全市第二位。預計全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5%、8%。
“雙招雙引”實現新突破。億元以上項目新簽約55個、新開工50個、新投產37個。全縣首個百億級工業項目力神電池開工建設。總投資103億元的億晶光電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深化“智匯椒陵”,新引進高層次人才48人,其中院士2人,獲評領軍人才國家級1名、省級1名。
實體經濟取得新進展。“擴量提質增效”穩步推進。新增規上企業54家,總數達306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4家、省級2家。榮獲全省制造業發展增速10快縣。“兩強一增”步伐加快。
科技特派員實現村級全覆蓋,獲評“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百強縣”。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全市第一,獲評“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碧根果產量居全國縣級之首,獲批“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鍛長補短”成效明顯。51公里椒嶺風景線建成開放,入選“長三角高鐵旅游小城”。
營商環境得到新提升。為企服務更加精準。設立為企服務指導員、服務專員、義務監督員“三大員”,堅持一家企業、一名包保干部、一張公示牌、一本幫扶日志、每月一次走訪“五個一”機制,幫助企業解決問題3038個。要素保障更加有力。突出“助企紓困”,幫助企業融資32億元。堅持“畝均論英雄”,盤活低效用地1613畝,出讓工業“標準地”2600畝。完善“三庫”信息,幫助企業招工1.2萬人。園區配套更加完善。經開區考核連續三年獲全省表彰,獲評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
關于下一步工作安排,楊光表示,該縣將大力實施黨的建設、鄉村振興、工招園、城市建設、鎮域經濟提升、文明創建、效能建設、社會治理和文旅產業發展九大專項行動,統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級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縣、國家森林城市、全國平安建設示范縣、全國信訪工作先進縣、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全國雙擁模范縣、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九城聯創,為建設現代化新滁州作出全椒貢獻。重點將抓好六項工作:聚焦招大引強。圍繞光伏、新能源電池等朝陽產業,突出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領域,確保全年億元以上“三新項目”分別不少于55個、40個、30個,力爭百億級、五十億級大項目再有新突破。聚焦創新驅動。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家以上,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00億元以上。新引進高層次人才40人以上。聚焦培優培強。實施平臺建設、數字賦能、產業升級、企業領航四大行動,推動企業“上規、上云、上億、上市”。培育規上工業企業50家以上、產值超億元企業70家。聚焦鄉村振興。深入推進“小田變大田”及“大托管”服務。推進北大荒2.1萬畝核心示范片建設,完成訂單農業13萬畝以上。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5.6萬畝。聚焦民生福祉。實施就業創業、安心托幼等“10項暖民心”工程。新建改造中小學、幼兒園10個以上。完成中醫院東區、襄河衛生院等項目建設。聚焦做優環境。推深做實“一亮四評”,讓干得好的人上、讓干不好的人讓。全面加強作風建設,精準運用“四種形態”,對突出問題敢于亮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