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經開區以省級試點為契機,全力打造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兩業融合”新高地——
“兩業融合”借東風 加快轉型探新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
從一張白紙作畫,到如今百花齊放,今日的滁州經開區,已逐步形成智能家電及電子信息、汽車及先進裝備制造、綠色食品、光伏新能源四大主導產業,產業集群效應日漸凸顯,四大主導產業占經濟總量比重已達83%。
看見未來,才能贏得未來。
奮進新時代,先進制造業需要現代服務業賦予高附加值,現代服務業發展同樣需要先進制造業支撐。滁州經開區雄厚的產業基礎,在一定維度內,為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相融相長、耦合共生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與機遇。
近年來,滁州經開區認真落實省、市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各項決策部署,以列入“十四五”第二批省級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試點為契機,鍛長板、補短板,強優勢、蓄后勁,全力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為推進工業經濟提質擴量增效厚植發展新動能。截至目前,園區現有規上服務業企業22家,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10.7%。
2021年,作為我市八大產業鏈中智能家電制造業龍頭企業的安徽康佳電子公司,啟動智能家電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智能制造深入推進和應用,安康公司生產效率提高50%,單線用工減少45%,訂單交付周期縮短33%,單位產值能耗下降37%。
安徽省“十四五”首批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名單,康佳電子是全市獲批該項目的2家企業之一。發展的一個縮影,卻見證了滁州經開區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兩業融合”是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滁州經開區從頂層設計入手,積極探索“兩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新路徑,出臺系列扶持政策,鼓勵兩業雙向深度融合,實現制造業、服務業轉型升級。
圍繞四大主導產業,積極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協調發展、融合互動,逐步構建以中國家電研究院、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滁州基地為引領,貝克勒爾光伏研究院、武漢大學(滁州)智慧能源研究院等為支撐的研發檢測認證綜合服務體系。現有專業實驗室30余個,今年以來,累計為300余家企業辦理各類服務項目近4000件,已形成從提供單一檢測服務向提供產品設計、研發、生產、使用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轉變,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緊抓融合發展機遇,在“兩業融合”的全新語境之中,正不斷創造著發展的全新空間。
滁州經開區積極引導現代服務業聚焦關鍵環節,強化技術研發,提升科技服務水平,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技術成果。
中家智銳重點圍繞家電智能及變頻控制、新能源、噪聲分析與測控等技術研發與應用,深入推進冰箱高效雙吸氣活塞式壓縮機研究及產業化、小型換熱器性能及可靠性研究、智能家居無線通信技術測試服務平臺等研發項目,成功獲批省級高端智能家電創新中心,實現我市制造業創新中心零的突破。通用生物基因合成及測序重大新興產業專項獲批并驗收通過,建成省級以上研發平臺4個,起草相關國家標準6項,其子公司環球基因成功入選省工程研究中心,順利獲批組建“安徽省體外診斷抗體原料工程研究中心”。眾家云參與工信部“關鍵部件及家電互聯產業技術基礎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并入選工信部“2021年百項團體標準應用示范項目”。加強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融合,讓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滁州經開區著力構建“孵化鏈條”,優化雙創生態、升級孵化體系、提高孵化能力,推動孵化服務器以更深層次、更大范圍、更優服務融入園區產業經濟。
依托啟迪之星(滁州)孵化器、資城孵化器、中電光谷創客星等眾創載體平臺,通過“孵化服務+創業培訓+天使投資+開放平臺”的創新孵化模式,搭建以創新鏈、產業鏈、金融鏈為核心的立體化多維資源服務矩陣。
奮進不止步,實干鑄輝煌。滁州經開區正以試點為新起點,既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又搶占行業制高點、促進園區經濟發展提質擴量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