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到秋收,田間地頭就像‘打仗’,濃煙滾滾,氣味嗆人。現在,政府出臺政策,從發電燃料、動物飼料等多方面支持秸稈離田,綜合利用,環境好了還省心,我們當然很樂意!”9月30日,天長市汊澗鎮張營村種田大戶胡國民在秋收現場,指著一大片稻田高興地說。
秸稈作為農作物的副產品,如何處理好、利用好,是農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為有效處理并科學利用好秸稈,天長市在做好秸稈禁燒的同時,頻出“新招”:機械化還田、基料化利用、飼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等,不斷拓寬秸稈綜合利用渠道,全面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2021年,該市稻麥油等農作物種植面積213.79萬畝,年產秸稈72.8萬噸,全年秸稈綜合利用量67.9萬噸,綜合利用率93%。
為拓展、優化秸稈多元化利用渠道,培育秸稈產業化利用主體,天長市政府2021年出臺了農作物秸稈產業化利用民生工程實施方案和資金獎補辦法,從秸稈收儲體系建設、推動秸稈產業化利用、培育秸稈綜合利用龍頭企業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統籌各級財政資金,對標準化秸稈收儲中心建設、采購秸稈收儲設備、秸稈產業化利用等秸稈綜合利用市場主體進行獎補。目前,共建設標準化秸稈收儲中心21個,鄉鎮覆蓋率100%,已兌付收儲中心建設獎補資金240萬元,收儲機械獎補資金36.528萬元。
天長市充分利用肉羊、肉牛等畜禽養殖業的規模發展,通過技術指導、結對幫扶、項目帶動、財政獎補等多種途徑,積極引導養殖企業開展青貯、氨化等秸稈飼料化利用,各類飼料化利用的養殖主體20多家,2021年秸稈飼料化利用量9.05萬噸。
“秸稈還田是秸稈肥料化的最佳途徑,其腐爛后形成一定的生態有機質。”近日,天長市楊村鎮農機站站長陸云春正和同事深入到農戶家中,宣傳推廣秋季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
該市利用微信、標語、宣傳手冊等方式,廣泛宣傳秸稈機械化還田的好處,舉辦縣級培訓會,提高秸稈機械化還田相關政策的知曉率。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正在受到越來越多農民的認可。2022年午季小麥秸稈機械化還田43萬畝,98%的農機手在收割機上加裝粉碎拋灑還田裝置,秸稈還田占秸稈綜合利用率的45%。
“今后我們將加快推進秸稈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天長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趙義科說。(魏玉軍 汪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