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黃庵村警民議事群”微信群里不斷傳出的好消息,成為全椒縣馬廠鎮黃庵村村民間津津樂道的事情。9月以來,黃庵村前饒組村民通過微信群反映灌溉糾紛,民警調處過程中發現,馬廠鎮近期因抗旱打水引發矛盾頻率較高,遂第一時間向當地政府反映,同時協調水利部門會同村干部一道,合理安排各村打水時間,徹底解決群眾抗旱灌溉問題。
通過一個小小微信群,就能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事情。其實,像“黃庵村警民議事群”這樣的微信群,只是全市561個警民議事微信群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滁州公安堅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依托社區警務力量,通過建立警民議事微信群,鼓勵和發動群眾參與會治理,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滁州公安升級版、網絡版和創新版。
創新模式,搭建平臺,找準“議什么”
市公安局結合新形勢下社會治理模式,把“楓橋經驗”搬到線上,搭建一個由社區民警牽頭,社區輔警和社(村)干部進駐,樓棟長、街巷長、網格員、物業管理人員、小區業主代表、治安積極分子和居住戶代表積極參與的警民議事微信工作群。
“近期,我們轄區有人被刷單詐騙5萬元。請大家注意:所有刷單都是詐騙!”這是瑯琊區蓮心湖派出所民警王榮,在“創業北路社區網上警民議事群”發布的一條預警信息。一時間,群內成員紛紛熱議,就預防電信網絡詐騙各抒己見。王榮第一時間將國家反詐中心app二維碼放進群里,說“這是預防電詐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既然是警民溝通的渠道,就要把這個群辦得熱熱鬧鬧,在堅持正確方向的前提下,大家有什么問題在群里說,有什么困難在群里講,有什么意見在群里表達,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群的作用。”王榮說。
記者了解到,圍繞法治宣傳、提醒告知、化解矛盾、安全防范、便民服務、異常報告、弘揚正氣等七項工作職能,市公安局把涉及公安工作的各項基層基礎工作,都囊括到警民議事微信群里,搭建一個警民議事、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平安社區(村)建設的新型社會治理平臺。
聚焦重點,健全機制,解決“怎么議”
為充分發揮群防群治的無窮力量,市公安局堅持把“警民良性互動”作為議事廳建設的核心和關鍵。群眾有問題可以在微信群反映,“點對點”得到解決;民警有需要可以通過微信群組織,群眾廣泛參與。警民議事群“議”出平安,“議”出穩定,“議”出和諧。
9月10日晚,來安縣楊郢鄉居民陳先生報警,稱女兒離家出走不知去向。派出所民警立即將女孩的基本情況發到警民議事微信群,發動轄區群眾共同尋找。當夜11時許,群內一名村民撥打駐村民警電話,說一個女孩正往明光市方向去。果然,出走的女孩在明光市自來橋鎮被找到。第二天,陳先生將一面錦旗送到派出所:“聽說是微信群幫的忙,請把我也拉進群,我也要貢獻一份力。”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公安派出所就要把‘警民議事廳’作為社會治理有效載體,鼓勵群眾參與進來,不斷提升治理水平和效果。”楊郢派出所所長張俊說。
9月11日,鳳陽縣居民王桂保在“劉府派出所便民服務群”咨詢:“節假日能否辦戶口?”立刻有民警在群內回復:“所有節假日,來派出所都能辦理業務。”像這樣的便民利民舉措,在微信群里通過民警“官宣”,點對點走進群眾心里。
“把單一的大水漫灌式宣傳,變成良性的互動式宣傳。改變過去受時間、空間影響的公安社會面宣傳模式,變成由點擴散到面的社會面宣傳方式。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起到良好效果。”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楊斌說。
優化職能,共治共享,明確“為誰議”
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工作導向,市公安局在推動警民議事廳工作中,明確任務分工“五要件”清單,條條匯聚群眾所需,件件對準群眾所盼。
安徽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是位于我市的一家大型食品加工企業。9月13日上午,盼盼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高廟社區警民議事群內表示,新招錄的20名員工想辦理居住證,詢問“因平時外出不方便,能否考慮集中辦理?”滁州經開區文峰派出所社區民警于永軍第一時間在微信群內作出回復,不僅同意集中辦理居住證,還承諾等企業把材料收集齊,將上門為20名外來務工人員辦理居住證。
“群眾事,無小事。”全市公安機關堅持“分內事主動干、分外事協調干”,積極主動把群眾各項困難解決好。針對社區民警超出解決能力范圍的事情,市公安局實行雙向引導,一方面引導到融合民意中心、市民舉報、意見建議等業務的滁州公安“微警務”平臺,提級辦理;另一方面引導至皖事通app平臺跨部門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