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 題:臺風“馬鞍”預計25日登陸廣東 多地需做好防臺風準備
新華社記者黃垚、劉夏村
今年第9號臺風“馬鞍”23日上午由熱帶風暴級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預計“馬鞍”將于25日白天在廣東汕尾至電白一帶沿海登陸,登陸后強度逐漸減弱。中央氣象臺23日10時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中國氣象局當天啟動臺風四級應急響應。
中央氣象臺發布的臺風公報顯示,“馬鞍”將以每小時20至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據中央氣象臺正研級高級工程師呂心艷介紹,“馬鞍”將于24日凌晨移入南海東北部海面后逐漸向廣東沿海靠近,強度逐漸增強,并將于25日白天在廣東汕尾至電白一帶沿海登陸,登陸時強度為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登陸后強度將逐漸減弱。
受“馬鞍”影響,23日南海東北部偏東海域、南海中部偏東海域、巴士海峽將有7至8級大風,“馬鞍”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或地區風力可達9至10級,陣風11至12級。25日至26日,廣東西部和沿海地區、廣西、貴州南部、云南東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呂心艷說,“馬鞍”對南方部分地區高溫有一定緩解作用,臺風過去后,高溫可能有所反彈,但強度不及之前。
截至目前,今年8月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已生成5個臺風,與常年平均數量(5.7個)接近,整體強度一般。統計數據顯示,常年8月是一年中臺風生成最多的月份。8月份登陸我國的臺風具有數量第二多、強度第二強、登陸面廣、路徑多樣、北上型臺風增多等特點。除河北、天津以外的沿海省份,從廣西一直到遼寧,都曾成為8月臺風的登陸地,其中最常登陸地點為廣東。
國家防總已于22日針對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地啟動防汛防臺風四級應急響應,要求相關省份密切監視臺風發展變化,強化應急值守和會商研判,及時啟動并調整應急響應;組織做好海上船舶回港避風,及時將海上平臺作業人員、回港船舶人員和近海養殖人員撤離上岸;進一步開展隱患排查整改,提前關閉沿海旅游景區和在建工地,抓緊對廣告牌、塔吊、玻璃幕墻等高空構筑物和行道樹、圍墻等易倒伏物采取加固或拆除措施,視情停止戶外集體活動等;扎實做好山洪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鄉內澇等災害防范應對,加強中小水庫(水電站)、涉水橋涵等基礎設施巡查防守;提前組織風暴潮漫灘區、山洪災害風險區、低洼易澇區、地質災害隱患點、老舊小區、鐵皮屋等危險區人員轉移避險。
氣象專家提醒,9月仍是臺風活躍期,東南沿海地區應注意臺風帶來的暴雨、大風和風暴潮對沿海地區船舶、漁業養殖、港口和工礦企業造成影響,切實做好防臺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