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牙科診所看牙,排隊的人很多。等候期間,翻閱診所里的資料,偶然看到了有關種植牙技術誕生的信息。
自古以來,牙病一直困擾著人類,嚴重時只有拔掉。為了補上缺失的牙齒,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牙托的方式鑲上活動假牙。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很不舒服,還容易對與假牙相鄰的真牙造成傷害。那么,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1952年,瑞典一名叫布倫馬克的解陪學博士在研究動物體內血液與骨骼的愈合關系的時候,把用碳包裹的光學設備放入到了兔子的小腿骨中。幾個月后,當他去取下這個設備的時候,驚訝地發現,這個材料已經融合到了兔子的骨頭里,無法取下來。這個材料是金屬鈦。
布倫馬克抓住鈦具有骨融合性這個意外發現不放,經過潛心研究,發明了適用、舒適、堅固、美觀的種植牙,并于1965年成功為一個瑞典人進行了種植手術。直到這人2007年去世,歷經42年,這顆種植牙都完好無損。
種植牙解除了許多人的痛苦,讓布倫馬克成了“種植牙之父”,兩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種植牙還被譽為是繼乳牙、恒牙之后的第三副牙,是迄今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種植牙的發明關鍵是發現了金屬鈦與骨這兩種異體材料的融合,足見融合是多么重要。實際上,需要融合的地方很多,各行各業、方方面面、人與人、人與物,都需要融合。融合,學習才進步;融合,工作才順利;融合,生活才和諧;融合,事業才成功……融合,才能創造出人間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