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訴訟不僅侵害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也擾亂正常的司法秩序,嚴重損害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日前,安徽政法系統四部門聯合亮劍“虛假訴訟”。
近年來,我省查辦的虛假訴訟案件上升勢頭明顯,2017年至2020年四年間,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涉虛假訴訟民事監督案件達2396件,以虛假訴訟罪提起公訴65件156人。盡管懲治力度不斷加大,但在實踐中安徽各地不同程度存在對虛假訴訟重視不夠、認定標準不一、刑事和民事訴訟程序銜接不暢、查辦合力發揮不足、懲戒制裁不到位、防范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為解決此類問題,建立虛假訴訟聯合防范、發現、查辦和制裁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安徽省人民檢察院牽頭起草了《關于防范和懲治虛假訴訟的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經會商修改完善,該《指南》經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會簽后于8月6日對下印發執行。
據悉,該《指南》是《民法典》實施以來,全國省級政法機關聯合就虛假訴訟工作專門制定出臺的首份規范性文件。《指南》共分六個部分38條,從總則、防范措施、案件查處、責任追究、工作機制等方面對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就防范和懲治虛假訴訟進行全流程規制,力求為全省司法機關虛假訴訟防懲工作提供全面精準的辦案指引。
記者注意到,關于虛假訴訟的界定和防范措施方面,《指南》列舉了民間借貸、離婚財產糾紛、勞動爭議、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公司分立、合并和企業破產等13類需要特別關注的虛假訴訟多發案件;明確了9種需要謹慎審查的情形;總結了8項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提示5項行為應當重點監督和防范。
據安徽省檢察院副檢察長李衛東介紹,下一步,省檢察院將以貫徹執行《指南》為新起點,以開展聯合打擊虛假訴訟專項活動為新平臺,著力形成虛假訴訟防懲工作新合力。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胡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