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外媒看滁 > 正文

【安徽日報】滁州:唱響主旋律 紅色映皖東

1627953179(1)

《安徽日報》(2021年07月30日 09版)

滁州市挖掘整理紅色資源,打造“一刻鐘宣講”“一小時巡演”“一分鐘視頻”等各具特色的紅色宣傳教育品牌,讓黨史教育活起來、黨的故事生動起來——

唱響主旋律 紅色映皖東

今年以來,無論是在定遠縣朱灣鎮小學少年宮里,還是在朱灣東圩革命烈士陵園里的“大戶劉戰斗紀念碑”前,或者在滁州市光榮院里,92歲的新四軍老戰士、“中國好人”嚴明友總會教孩子們唱紅色歌曲,給他們講革命故事,帶他們回憶皖東大地上新四軍抗日的光輝歷史。

多渠道挖掘開發紅色資源

在滁州市,通過老戰士講述、文藝演出、書籍出版、圖片實物展、微視頻傳播以及眾多紅色景點的挖掘、修建、開放,越來越多的紅色資源被人們所知曉,成為革命文化及愛國主義教育的載體,成為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的陣地。

滁州是富含紅色基因的革命沃土。抗日戰爭時期,滁州是抗日根據地之一,中共中央中原局曾進駐滁州,在此召開的三次會議為華中抗日根據地發展和新四軍壯大奠定了堅實基礎,許多老一輩革命家都在滁州留下了戰斗足跡;來安縣半塔保衛戰、定遠縣大橋攻堅戰名垂青史;天長龍崗抗大八分校、九分校培養了大批抗日精英;天長籍新四軍音樂家何仿在金牛湖地區采集當地民歌改編的《茉莉花》名揚海內外;1978年,鳳陽縣小崗村首創“大包干”,更是揭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滁州市紅色資源豐富,歷史事件發生地、軍事遺址與古戰場、展示演示場館、名人故居與歷史紀念建筑、陵墓陵園等均有分布。據統計,全市紅色資源單體數量達17處,鳳陽縣小崗村、來安縣新四軍二師師部舊址、定遠縣藕塘烈士紀念館及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和天長市龍崗抗大分校紀念館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小崗村紅色旅游發展成為全國紅色旅游發展60個典型案例之一。

滁州市專門編制了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通過加強基礎設施配套、提升紅色景區品質、開發精品旅游線路、聯合宣傳推介開發,將紅色旅游資源串聯成線、連點成片,促進紅色基因薪火相傳。同時,以小崗村、抗大八分校等省、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主體,按照有場地、有展覽、有講解員、有規范講解詞的“四個有”標準,命名了首批27個市級黨史學習教育基地,全市黨員、青少年學生就近就便開展學習參觀、祭掃宣誓等活動。該市還整理一批滁州黨史故事,在全市開展新四軍老戰士口述歷史檔案活動,共采訪近百位老戰士,形成17萬字的《抗戰記憶——滁州市新四軍老戰士口述歷史選編》,編印《滁州市抗日英雄人物傳》,收集匯總滁州“紅色文物故事”。

多途徑打造紅色宣教品牌

“那次戰斗打得很激烈,在敵人機槍掃射下,我們成功地炸掉了暗堡,可是排長和五個兄弟都犧牲了,他們沒有看到勝利的那一天……”說到這里,年逾九旬的天長籍抗日老戰士李元忠聲音有些哽咽。近日,在李元忠的家中,志愿者們簇擁著老人圍成一圈,聽紅色故事。今年7月初,離休干部李元忠高興地接受聘請,擔任了天長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刻鐘”宣講員。

作為全國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天長市探索“一刻鐘”宣講新模式,動員熱心黨史國史宣傳教育的宣講員進社區、進學校、進宅院,利用一刻鐘時間,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形式開展紅色教育。近期,該市還選聘了一批像李元忠這樣的抗日老戰士和離退休老干部,以及改革發展過程中的先進典型人物擔任宣講員,讓廣大群眾了解革命戰爭的艱苦、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體會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今年,該市組建了千秋紅“五老”、向日葵“五青”、愛之聲“好人”、茉莉香“文藝”、新時代“骨干”、新農人“百姓”、“三八紅旗手”等7支黨史宣講隊伍,打造“一刻鐘宣講”“一小時巡演”“一分鐘視頻”3個黨史宣講品牌。

滁州市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宣傳教育活動,唱響了一個個紅色品牌。瑯琊區建好用好“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10個社區黨史教育主題館,今年以來累計接待近2萬人次,實現了黨員干部群眾在“家門口學黨史”的目標。

全椒縣突出“90后”青年宣講團作用,推出《黨史故事青年說》系列微宣講視頻,讓黨史故事既有歷史感又有現代感。鳳陽縣依托大包干紀念館、沈浩先進事跡陳列館,講述新中國改革開放史、小崗村改革發展歷程以及黨和國家“三農”政策,累計接待青少年研學人數超過1萬人次,并打造20個以“重溫紅色經典,共述愛國初心”為主題的“紅色書屋”,參加“紅色讀書會”“經典誦讀會”等活動的社區黨員、群眾超過1500人次。

南譙區組織開展“百名黨員口述黨史”活動,遴選建區以來各個時期的優秀共產黨員100名,由他們口述黨史,現已完成40名黨員的錄制,收集口述歷史素材近千條。來安縣投入項目資金3000余萬元,對半塔保衛戰舊址和大劉郢新四軍二師師部舊址、少奇樓等革命舊址進行維護升級,全力打造融館、塔、堂、墓、園為一體的來安紅色教育陣地。滁州市委網信辦創新建設“e心向黨”數字黨建平臺暨“E時光”書屋,包括“四史”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館等7個線上館,運用AR、VR等數字化技術,把豐富的紅色資源轉化為鮮活的黨史教育資源,為全市黨員干部營造沉浸式學習體驗。

多舉措點燃青少年學黨史熱情

“當我們追隨著歷史的腳印,登上這層層石階,‘革命英雄紀念塔’赫然在目。”日前,在來安縣黨史學習教育暨2021年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上,隨著小講解員的講解,大屏幕上緩緩展現出皖東革命紀念館內的場景,一張張舊影,一件件舊物,帶著現場觀眾穿越歷史,重溫那段鐵血的抗戰歷程。“雖然沒有親身前往,但隨著小講解員的引導,我似乎已經完整地游歷了皖東烈士陵園,在說到半塔保衛戰這一段時,我甚至聽到了激烈的槍聲。”觀看完畢,來安縣舜山鎮黨委宣傳委員趙正平還沉浸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里。

為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來安縣半塔鎮組織文藝工作者搜集當地紅色故事,創作了反映新四軍愛崗敬業的《模范隊之歌》、反映以群眾為中心的《條條政策記心上》、反映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羅炳輝將軍賠衣裳》,以及淮調《少奇同志在半塔》《半塔革命歌曲聯唱》、詩朗誦《烽火再現》、民間旱船《子母燈》等文藝作品,把紅色故事搬上舞臺。半塔鎮文化站站長王祖道介紹:“我們組建紅色文藝輕騎兵志愿服務隊,將這些節目四處傳唱,現在在我們半塔,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幾乎每個人都能講上幾個紅色故事。”

來安縣還成立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編輯520位征戰在淮南抗日根據地的新四軍將士和在抗日戰爭中作出貢獻甚至犧牲生命的淮南英雄兒女名錄,整理出2485位抗日戰爭中犧牲在淮南抗日根據地的烈士名單,搜集了37幅圖片,出版發行了約40萬字的《戰斗在淮南的抗日兒女》一書,并把這本書無償贈送給來安縣各中小學校,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素材。“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我們來安還有這樣一段光榮的歷史,更明白我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舜山中學學生李雨落說。

瑯琊區借助社區黨史館陣地,組織講解員和“一老一少”宣講隊伍講述革命歷史,開展紅色童謠傳唱活動及“讀紅色家書 學百年黨史”“全民閱讀 童心向黨”等各類主題紅色經典誦讀活動,舉辦青少年講故事比賽、“紅星閃閃耀童心”紅色繪本故事進小區巡講等活動,讓青少年感受革命精神和家國情懷,讓紅色故事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責任編輯:陳姝妤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软件app| 欧美大片天天免费看视频| 国产的一级毛片最新在线直播| 东京加勒比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欧美在线色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 日韩电影免费观看|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天天弄|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喊人人爽| 欧美黑人换爱交换乱理伦片| 啊公交车坐最后一排被c视频| 国产男女爽爽爽爽爽免费视频| 日日夜夜天天操| 人成电影网在线观看免费| 蜜桃麻豆www久久囤产精品|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视频 | 中文字幕欧美激情|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8|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一级做一级爱a做片性视频视频| 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韩精品欧美亚洲高清有无|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穿透明白衬衫喷奶水在线播放| 国产一级特黄高清免费大片|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影院wwwwwwwwwww| 久久精品午夜福利| 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图片网| 男女无遮挡边摸边吃边做|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