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理秀
人物簡介:曹理秀,女,1974年9月出生,孝老愛親類好人,安徽省明光市古沛鎮白楊村居民。
事跡簡介:她5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料癱瘓在床的母親,盡心竭力贍養行動不便的父親。曹理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正文:
有句古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古沛鎮白陽村上蘆組的曹理秀,今年47歲,5年如一日,不辭辛勞孝敬長輩,無微不至照料癱瘓在床的母親,盡心竭力贍養行動不便的父親,她用真情無私的付出在村民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鄉親們的一致好評。
不辭辛勞,照顧癱瘓母親
曹理秀的父母是樸實的農民,從小受父母的影響,她勤勞、樸實,凡事她都要盡善盡美的去做。曹理秀的母親先天性雙下肢殘疾導致行動不便,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多年,5年前又因腦梗死導致四肢癱瘓,臥床不起,生活無法自理。曹理秀當即從外地辭職返鄉照顧癱瘓的母親,每天守在床頭,為母親換尿布、洗衣服做飯,三餐時一口一口地喂給母親吃。有時候老太太脾氣不好,不肯吃飯,一頓飯要分成五六次來喂,曹理秀也從不厭煩,總是耐心地把飯熱了一遍又一遍。
母親癱瘓在床,每天無法行動,為防止母親感到無聊,曹理秀就經常坐在母親床前,與母親聊著村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有時曹理秀還會請鄰居來家中聊天,和母親說說笑笑,排解母親心中的煩惱。
扛起照料雙親重擔,回報養育恩情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本來照顧一個癱瘓的母親,再照顧上學的孩子就已經夠她受的了,可曹理秀的父親又因腦梗死發作摔傷左下肢,致左腿不能站立行,雖走然搶救及時沒有生命危險,但還是落得左腿運動不便,不能勞作,這個家庭的重擔一下子落在一個弱女子的肩上,她沒有抱怨,仍然每天細心照顧父母,“有父母陪伴在身邊,我就是有娘的孩子,知冷知熱有人疼,我這輩子也報答不完父母的恩情。”對于生活的考驗,曹理秀說這些年,有親戚們幫忙,有政府的關心,她相信未來的生活,一定會更好。
就是這樣一個靠著曹理秀的老公在明光市工業園區打零工,每月工資2000出頭的家庭,雖然是平凡的人家,卻講述著偉大的故事,弘揚了中華民族敬老孝老的傳統美德,也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孩子在學業上更加努力,于2020年考上了天津科技大學的研究生。
曹理秀說“老公的支持、孩子的理解解了我的后顧之憂”。他們夫妻兩人相扶相持,共同教育孩子,孝順老人,共同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幸福家庭的楷模形象。
曹理秀像一支蠟燭,照亮著父母暗淡的生活,燃起小家庭的希望,更是延續了孝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