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平
人物簡介:陳翠平,女,1936年8月出生,孝老愛親好人,來安縣楊郢鄉(xiāng)寶山村寶山組村民。
事跡簡介:陳翠平26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癱瘓女兒,洗衣喂飯、整理床鋪、翻身按摩、為她擦身……用自己瘦弱但堅強的臂膀給女兒撐起一個溫暖的港灣,讓女兒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用真情詮釋 “世上只有媽媽好”。
正文:
今年48歲的朱述青,在本該組建幸福家庭的年紀,因患疾病癱瘓在床。母親陳翠平二十六年如一日,對女兒悉心照料,用真情演繹了一段“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感人故事。
甘心付出,母愛勝天
1986年,朱述青不幸被查出患有類風濕病,由于當時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癥狀,只接受了簡單的藥物治療。隨著病情不斷加重,等到家人重視起來的時候已經(jīng)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醫(yī)生當時就告訴我,女兒想要康復是不可能了,這個病最終就是全身癱瘓。”診斷結(jié)果仿佛就是晴天霹靂,夫妻倆一下子癱軟在地。“當時天都塌下來了,真希望生病的是我自己。”陳翠平說。
最初的一段時間,有親戚朋友勸陳翠平放棄,讓她趁著年輕再生個孩子。陳翠平很氣憤地回絕說:“她是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我怎么可能放棄呢,我一定要把她照顧好。”
這一照顧就是二十六年。陳翠平每天為女兒洗衣喂飯、整理床鋪、為她擦身,悉心照料護理。還要早起貪黑,獨自一人在田里辛勤勞作,用柔軟的肩膀撐起家庭重擔。由于陳翠平自身患有腰間盤突出等疾病,干活時間長了,陳翠平的身體也承受不了。晚上歇下來的時候更是渾身酸痛,有時候連覺都睡不好,即便如此,每天晚上她都會堅持為女兒按摩翻身。“如果小青沒有癱瘓,這時候肯定結(jié)婚成家了。我現(xiàn)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老了之后,還有人能夠照顧她。”陳翠平說。
省吃儉用,滿心期待
女兒的病常年需要藥物治療,陳翠平自身也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生活開支較大,日子一直過得較為拮據(jù),但一生節(jié)儉的陳翠平總想著把最好的都留給女兒。每次上街買點魚、肉的,陳翠平自己從來都不舍得吃,一心只想著女兒愛吃,要留給女兒吃。家里養(yǎng)了四五只老母雞,積攢起來的雞蛋,也全留給女兒補充營養(yǎng)。由于菜市場離家差不多有六七里路,陳翠平有時候搭不到順風車只能自己步行上街。六七里路對于平常人來說都是一段不短的距離,更何況對于七八十歲的陳翠平,一個來回走下來,兩條腿直打顫,站都站不穩(wěn)了,但她依舊每兩天就要去趟菜場,只為了讓女兒吃到新鮮有營養(yǎng)的飯菜。
病痛纏身,耐心開導
類風濕感染會導致各個關(guān)節(jié)疼痛,還會引起心臟病變等并發(fā)癥,這讓朱述青覺得是自己拖累了母親,一直覺得要不是自己,母親也不會生活的這么艱苦,因此一度想要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陳翠平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也只能耐心的陪在女兒身邊,輕聲地安慰著她,生怕女兒想不開做出什么傻事。自己實在說不通的時候,就讓鄰居、親戚朋友們過來陪女兒聊聊天、勸導女兒。她希望女兒明白比她不如意的人也有很多,但只要活著就是一種幸福。漸漸的女兒臉上有了笑容,也變得開朗些了她讓女兒又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
幾十年來,陳翠平一直為了癱瘓的女兒而活,有苦有淚有笑,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但她更知道自己的女兒已經(jīng)失去了健康,不能再失去對生活的信心,而她又是女兒唯一的后盾和精神支撐,自己不能倒下,盡心呵護女兒周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