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工智能+”場景創新大會暨人工智能產業資本對接大會近日召開,聚焦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
開放場景帶來“人工智能+”新機遇
“公司研發的‘玄視’電力視覺大模型,在配電網無人機巡檢場景中有很好的應用,可以快速分析識別配電網巡視圖片中的缺陷信息……”8月20日,在安徽省“人工智能+”場景創新大會暨人工智能產業資本對接大會上,合肥中科類腦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分享了公司自主研發的大模型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
場景是這場大會的一個關鍵詞。長城戰略咨詢副總經理黃波發布了《2025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高價值場景報告》,深入分析了智能算力、智能駕駛、智慧醫療等八大熱門創新場景。談及發布這份報告的原因,黃波說:“‘獨角獸企業’是最有創新力的企業,研究他們在做什么場景,就可以知道哪些場景是最有價值的。”
在黃波看來,安徽人工智能場景偏“重”、偏工業,這既是特點也是優勢。如果能圍繞產業升級等開放更多場景,將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很大幫助。
發展“人工智能+”需要全省形成“一盤棋”的強大合力。近年來,安徽全力推進人工智能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和通用智能未來產業培育壯大,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重點布局,全省智能算力由2024年年初800P左右躍升至目前30000P,科大訊飛獲近十年人工智能領域首個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全省已集聚人工智能規上企業894家、產業鏈關聯企業1.2萬家。
會上,亳州、蚌埠、馬鞍山等地有關負責人推介區域專項方案。馬鞍山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中心主任池本軍介紹,該市深入實施底層能力筑基、場景融合攻堅、全面生態構建三大工程,打造若干“人工智能+”示范樣板。力爭到2027年,人工智能向實體經濟和社會服務加速滲透,成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到2030年,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成為省內乃至長三角區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高地。
大會也是一個“政產學研金服用”高效對接的平臺。在大會的“人工智能場景金融對接”專場,數十家知名投資機構與省內外優質AI企業進行深度洽談。
“學院自揭牌成立以來,深度參與全省產融對接活動,作為大會的承辦方之一,今天的場景對接環節,也是積極‘牽線搭橋’。”長三角資本市場學院院長張建群介紹,學院把銀行、證券、基金等資源都邀請進來,圍繞企業實際需求精準匹配,同時發揮學院公益特色,用專業師資提供“接地氣”的融資指導,讓企業用得上、用得起資本服務,充分體現學院公益平臺的真正價值。
“大會是一個交流的平臺,可以看到同行先進的經驗、做法,現場行業專家的分享,對公司產品形態、服務方式的改進有很大啟發。”深圳辰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林告訴記者,安徽近年來在智能制造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迅速,公司目前正在籌備安徽總部的建設工作,希望能在這里找到發展空間。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關鍵在于‘用’,場景數量越多、質量越高,模型才能更好循環、‘越磨越光’。”省科技廳人工智能處四級調研員趙輝表示,舉辦這場大會就是為了加快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以產業的人工智能化倒逼人工智能產業化,加快推動全省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