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以前暑假只能在家看電視、玩手機,現在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活動多,還能學圍棋、學繪畫,特別有意思!”今年暑期,作為安徽省30項民生實事之一的“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備受天長市民青睞,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炎熱的暑期生活“有去處、有樂趣、有收獲”。
文化空間“活”起來,暑期服務“不打烊”。為滿足群眾暑期文化需求,天長市依托已建成的圖書館、科技館、鎮(街)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等公共文化空間,推出“暑期特別服務”。該市圖書館包括眾多分館延長開放時間至晚上8點,茉莉書坊24小時全天候開放,彰顯了圖書館作為民生工程的惠民效應,涼爽的閱讀空間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更舒適的閱讀環境。
“我們不僅提供場地,更注重互動體驗,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該市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說。據統計,7月以來,該市10余個閱讀空間日均接待讀者超5000人次,較同期增長30%。“孩子們遠離手機屏幕,走進文化空間,感受閱讀的樂趣、藝術的魅力、傳統的深厚。”眾多學生家長表示,圖書館讓自己多了份安心,少了份擔憂,一個個公共文化空間真正成為孩子們暑期“第二課堂”。
高質量的公共文化空間是一個地方群眾精神富有的基礎。如何讓公共文化空間更具吸引力?近日,該市廣陵街道組織暑期托管班的青少年兒童走進天長市科技館,觀摩一件件神奇的科普展品,孩子們聽著講解員深入淺出的介紹,不時發出陣陣驚嘆;該市圖書館舉辦“以棋會友 以智育人”圍棋公益課堂,讓孩子們在黑白對弈中感受中華傳統智力運動的魅力;其他鎮街文化站則結合暑期托管班、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開展防溺水繪畫競賽等活動,讓城鄉青少年在文化浸潤中共同拓寬視野。
(劉世軍 周 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