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資料后,1000萬元的貸款很快就到賬了,解了我們資金周轉的燃眉之急。”近日,滁州市康達叉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光根高興地說。
滁州市康達叉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品銷往海外多個國家。黃光根介紹,年初企業計劃投資500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沒想到4月份因美國加征關稅,企業出口訂單急劇下降,雙重壓力之下導致企業流動資金短缺。了解到情況后,市發改委、市稅務局主動向其推介“科技e稅貸”金融產品,為企業量身定制融資方案,引導企業通過滁州金服平臺“科技e稅貸”專區便利化申請。憑借該企業的A級納稅信用和科技減稅額度,滁州市皖東農商銀行放大授信額度至1000萬元,推動企業加速完成3條自動化產線改造,年新增利潤800萬元。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扎實開展訪企入村專題行動,緊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急難愁盼,著力健全融資協調機制,累計為559家小微外貿企業授信63.32億元、放款44.64億元,授信覆蓋率和貸款發放率均超90%。
小微外貿企業是我市中小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去年,我市成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工作專班”,下設外貿專項工作組,整合發改、稅務、海關、銀行、保險等多個部門資源,形成“政策集成+數據共享”服務模式。同時,全面摸排外貿實績企業經營數據,精準篩選融資需求企業,建立“推薦清單”推送至金融機構,實現靶向對接。
針對科技型外貿企業“研發投入高、抵押物少”的痛點,市稅務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科技局等六部門創新推出“科技e稅貸”,創新引入科技減稅指標,將企業研發加計扣除、高新技術減免稅、出口退稅等減免稅額視同“入庫稅款”,納入銀行授信評估體系,對優質納稅信用的科技型企業精準放大融資價值。
依托“金服平臺”“皖事通”等線上渠道,我市上線“小微外貿企業”“科技e稅貸”智能申貸模塊,打造“掌上申貸+智能匹配”服務體系,助力企業3日內完成融資對接,1周內完成盡調,1月內放款,全面提升銀保企對接服務效率。
線下方面,我市舉辦“銀保聚力破冰 小微揚帆出海”小微外貿政銀保企對接會,促成31家企業與13家金融機構達成6.05億元合作意向。此外,保險機構同步推出出口信用險產品,為企業海外訂單提供風險保障,形成“信貸+擔保+保險”全周期服務閉環,全方位護航企業揚帆出海。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