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速,銀發經濟正逐漸成為當下發展的新引擎。安徽作為人口大省,老齡人口基數龐大,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過程中,銀發經濟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從養老服務到老年消費市場多領域的齊發力,我省老齡人口的養老模式與消費環境迎來新的突破。
銀發經濟興起,老齡市場活躍
為推動銀發經濟發展,我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銀發經濟保駕護航。在今年4月省政府新出臺的《安徽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中提到,要將促消費和惠民生并重,指出要加力推進適老化改造,豐富老年助餐、老年教育、銀發旅游等供給。
根據全國老齡委數據,老年旅游正在從小眾市場向主流市場轉型。住在合肥濱湖的一對老年夫妻表示,今年已經去到周邊2個城市旅游。“我們打算每年都要出去旅游3到4次。”83歲的李先生告訴記者,“我們去的城市大多是周邊鄰近的地區,跟團旅行每次只要兩三天,輕松不累,這次剛從揚州回來。”李先生表示,自己選擇跟團旅游主要是注重安全性和體驗感,“我們這個年紀出行主要要注重安全問題,其次就是旅游的體驗感,此外還有跟團的性價比。”據了解,近年來,不少旅行社組織的老年旅游團主要選擇旅游專列、大巴團獎勵政策較高的旅游目的地,性價比選擇上占很大部分原因。“老有所游”既是“銀發”一族追求高質量晚年生活的體現,也成為了推動銀發經濟增長的關鍵點之一。
5月,省委金融辦聯合省民政廳、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安徽金融監管局印發了《關于促進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深化養老金融供給側改革等多方面發力,加快建立完善養老金融體系,服務銀發經濟、健康和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的扶持為“銀發經濟”提供了更多選擇與保障。
養老服務升級,多元模式涌現
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上,我省不斷加大投入,創新模式。近年來,我省創新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引導機構專業化服務向社區和家庭延伸,不斷滿足老年人“家門口養老”的愿望,并計劃到2026年打造400家以上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20個以上示范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覆蓋所有城市街道和未設街道的縣區,這種模式將養老服務融入社區,讓老人在熟悉的環境中就能享受專業照護。
旅居式養老在我省也備受歡迎,依托省內豐富旅游資源,如巢湖半湯溫泉度假區、皖南山區原生態休閑旅游景區等,打造了眾多康養旅居項目。除基礎養老服務,我省老年消費市場需求也呈現多元化趨勢。在餐飲方面,老年助餐服務不斷推進。各地積極引導餐飲企業、物業服務企業等參與老年助餐服務,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也進一步促進了銀發經濟的消費提升。
此外,我省適老化產品市場同樣前景廣闊。隨著科技發展,智慧健康養老產品不斷涌現,《安徽省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指出,要積極推動社會適老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適度擴大家庭適老化改造實施范圍、提高改造標準,到2026年,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5萬戶以上;大力推進老舊小區配套設施、室外空間等適老化改造,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持續提升適老化無障礙交通出行服務水平,打造一批敬老愛老公交線路;此外,開展數字適老化能力提升工程,保留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線下服務,并推動老年食品、藥品、用品等產品說明書適老化。
在政策的持續推動和市場的不斷創新下,我省銀發經濟有望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