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積分超市”于村頭巷尾,送“文明積分”到百姓心間
移風易俗,“易”出和美鄉村新風尚
各地“積分超市”里越來越多的村民靠積攢美德來“消費”,移風易俗示范酒店里不斷飄出“幸福味道”,“低彩禮”“零彩禮”的婚俗新風正成為滁州年輕人婚姻觀念里的“新潮流”,厚養薄葬、喪事簡辦也逐漸成為當地百姓傳遞孝老愛親美德的新共識……近年來,我市聚焦移風易俗“小切口”,通過“宣傳引導+典型示范+文明實踐”,讓移風易俗從“政府推動”逐漸轉向“群眾自覺”,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宣傳引導“有溫度”
3月11日,滁州市2025年“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示范活動,在天長市三元村舉辦,村歌《和美三元》、音樂快板《移風易俗真正好》、揚劇《說唱好人吳維朝》……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彩節目輪番上演,活動現場還設立公益集市,提供移風易俗等“一站式”便民服務,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
連日來,全市各地通過主題宣講、文藝展演、短視頻傳播等方式,開展“抵制高額彩禮 倡導文明婚俗”“殯葬移風易俗 倡樹文明新風”等主題宣傳,引導廣大群眾破陋習、樹新風。南譙、定遠、全椒開展“譙梁夜市”“快板宣講”“文明實踐趕大集”等系列主題活動,天長、來安等地創編《移風易俗做模范》《新風伴我行》等文藝作品,明光、鳳陽采用傳統曲藝、民俗展演等貼近群眾的表演方式,把婚事新辦、厚養薄葬、文明理事等觀念傳入千家萬戶。
典型示范“有廣度”
近年來,我市始終注重以點帶面,通過表彰先進強化示范效應,深入挖掘移風易俗先進典型,讓群眾學有示范、行有榜樣,引領文明新風。
各縣(市、區)全面落實黨員干部婚喪喜慶事宜“兩報告一承諾”制度,自覺抵制超標準、超規?;閱恃缦腿饲橥鶃?,主動參與文明婚俗、文明殯葬宣傳引導工作。
南譙區烏衣鎮號召全鎮黨員干部、村“兩委”成員、村民代表,共同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300余份。同時,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開展“烏衣好人”等評選表彰活動,共評選孝老愛親、助人為樂、誠實守信等先進典型178人,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典型激勵身邊人,有效帶動群眾向善向好。
在明光市活躍著一個特殊群體——“大支”,他們在鄉村婚喪嫁娶傳統習俗中替“事主”出面張羅事宜、協調工作。明光市著力推動“大支”、喪葬一條龍等重點群體示范帶動,吸納481名“大支”、32名紅娘等組建152支村級“文明新風管家”服務隊,主動上門張羅事宜、指導禮儀。兩年來,共勸導1300余戶群眾喪事簡辦、小事不辦,農村部分地區彩禮金額較往年下降約10萬元。
文明實踐“有力度”
為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尚,我市發布《滁州市移風易俗行為規范》,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弘揚時代新風 共筑美好生活”“文明婚俗 幸福大家”等主題文明實踐活動,在寓教于樂中引導群眾摒棄陳規陋習,厚植文明新理念。
南譙區沙河鎮積極推進白事簡辦,引領文明新風。草王村75歲賈大娘過世時,她的家人積極響應“文明殯葬”號召,整場喪事辦得簡單又不失莊重,在村民中起到良好示范效應,掀起了一股喪事簡辦、節儉治喪的文明新風。事后,她的兒子說“現在村里誰家有白事,紅白理事會成員都會上門幫著張羅,也都照著殯改政策去做,家屬省心省力也省錢,用新的方式展示我們的孝心,我們覺得很值得提倡。”
除了喪事簡辦,高額彩禮的陋習也得到了有效遏制。今年春節期間,小崗村兩位身份特殊的新人婚禮引起關注。新郎余闖:軍人、“安徽好人”“滁州市道德模范”,新娘嚴妹:“改革先鋒”“大包干”帶頭人之一嚴金昌的孫女。他們的一場溫暖的“零彩禮”婚禮,如一股清風吹來,為當下我市婚俗改革增添了一抹別樣色彩,也帶動越來越多的家庭倡導并踐行“低彩禮”“零彩禮”的婚姻理念,樹立了文明健康的婚俗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