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胡文峰 通訊員吳 宮)近年來,我市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為核心,全方位推進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培育,通過政策引領、資源整合、實踐創新,構建起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服務體系,為千萬家庭注入文明基因,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40余戶家庭獲評省級以上“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被授予“全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稱號。
政策引領,夯實家庭教育“硬支撐”。我市將家庭教育納入“十四五”規劃和婦女兒童發展專項規劃,出臺系列政策文件,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2022年以來,投入2000余萬元資金支持家庭教育事業發展。全市建成省、市家庭教育基地11個,縣、村(社區)家風館、家風長廊等10個;建成完善的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工作站,家長學校實現全覆蓋。市財政累計投入5000余萬元,完善200余個社區家長學校配套設施。
人才筑基,激活家庭教育“強引擎”。我市通過“隊伍聯建、服務聯動、資源聯享”模式,打造協同育人共同體。一方面,組建由省市級家庭教育專家、社科聯會員、優秀教師等5000余人構成的指導服務團隊,深入基層開展家庭教育咨詢。另一方面,依托市委黨校開展家庭教育指導者培訓,舉辦全市家庭和兒童教育培訓班20次,培訓1000人次。發揮高校資源優勢,在滁州學院開展家庭教育研究、宣傳培訓、指導服務、示范推廣等。同時,凝聚社會力量,動員“五老”志愿者、巾幗宣講隊及60余家社工組織參與家庭教育服務。
創新實踐,擦亮家庭教育“金名片”。我市以品牌活動為載體,推動家庭文明建設深入人心。線上,通過“亭城家話”“創文明家庭 享美好生活”等媒體專欄,解讀《家庭教育促進法》,邀請名師說家教,市民曬家風故事;創作《家風淳樸》公益廣告、沙畫作品30余部,推出《法律守護“少年的你”》普法微視頻12期。線下,市婦聯、市紀委監委開展系列家庭廉潔教育活動,培育清正家風;舉辦“傳承優良家風 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演講、征文、故事分享會等數百場。此外,在“三八”婦女節、“520”、重陽節等節點,開展婚俗改革宣傳、親子沙龍、社區鄰里宴等活動百余場,以溫情實踐促進家庭和諧。
家庭文明建設,關乎民生幸福,更系國家未來。我市以系統思維織密家庭教育網絡,以創新實踐激活家庭細胞,以文化浸潤培育時代新人,正逐步構建起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新格局,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社會和諧發展注入澎湃動能。我市將繼續深化家庭文明建設內涵,讓優良家風成為城市精神底色,書寫新時代家庭文明的“滁州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