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連續4年以‘雙招雙引’為主題,隆重召開高規格、大規模的‘新春第一會’,吹響了新一年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日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陳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振奮地表示,新的一年,將堅決扛起使命擔當,切實增強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拿出“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干勁闖勁,筑牢工業經濟“壓艙石”,跑出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加速度”,力爭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工業投資增長10%、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0%以上,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錨定“雙招雙引”與部門年度目標任務,陳軍介紹,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結合自身特色,從以下4個方面持續發力:
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按照“緊盯前沿、龍頭牽引、創新培育、打造生態、沿鏈謀劃、集群發展”的思路,瞄準創新能力領先、規模效益顯著、制造能力先進、優質企業集聚發展方向,加快培育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和縣域制造業特色產業集群。加強產業集群區域布局研究,指導各地、園區在全市布局下做優做強優勢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
培育優質制造業企業。堅持育大培強,加快推進項目轉化落地,力爭完成新投產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50個以上。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快企業升規納統,爭創一批全國民營制造業500強、制造業單項冠軍等領軍企業。突出專精特新,緊盯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按照“創新型中小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長路徑,逐級建立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庫,對入庫企業進行“一對一”培育輔導,力爭每年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0家以上。
強化制造業科技創新。按照“市級—省級—國家級”成長路徑,謀劃培育一批企業創新平臺,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力爭每年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5家、工業設計中心10家。持續推進一批省制造業重點領域產學研用補短板產品和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項目,加快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深入推動制造業實數融合。持續推進規上企業數字化改造及規下企業數字化應用,推動智改數轉網聯。進一步推進中新蘇滁高新區、滁州經開區、滁州高新區省級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建設。堅持“點、線、面”協同,以場景為切入點提升數字化轉型水平,打造試點示范標桿。發揮龍頭企業帶頭示范引領作用,引導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向更大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邁進。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陳軍信心滿滿地表示,下一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深入學習貫徹省、市“新春第一會”精神,堅持制造強市目標不動搖,進一步拉高標桿、爭創一流,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奮力譜寫新型工業化滁州篇章,為實現“三個往前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