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2024年冬季以來,天長市金集鎮草西村護林員朱亮民林中養殖的70余箱冬蜜供不應求,僅林中養蜂一項他家年可增收近2萬元。這是他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后新增的一筆副業收入,與此同時,通過政府引導,朱亮民還牽頭帶領村民每年與林業發展企業簽訂造林及收購訂單,個人可年增收3萬余元。
2024年以來,天長市在全省率先開展林長制責任網格優化調整試點工作,創新開啟“筆試+面試+綜合評價”的生態護林員選聘模式,為青山綠水選“精兵強將”,打造一支“多員一體”的專職生態護林員隊伍。據天長市林長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金集鎮試點遴選出的13名護林員,平均有效巡護率從改革前的82%躍升至93%,平均巡護時長由每天2.8小時躍升至5.1小時,巡護里程由每天4.2公里躍升至10.2公里,巡護點巡護率更是提升至100%。
與此同時,天長市以做優專職生態護林員隊伍夯實“林長制”,嚴格落實安徽省、滁州市關于鼓勵開發生態護林員主題產品拓寬多元化價值轉化的指導意見,率先推出護林員關愛品牌。對于新選聘上的生態護林員開展“林產企業反哺感恩護林員”及“我當一天護林員”等主題實踐活動,加速推進生態護林員工作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轉化進程。
生態護林員興林護綠助推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天長市森林蓄積量增加到124.58萬立方米,森林儲碳量持續增加,固碳能力得到顯著增強,生態“含金量”和發展“含綠量”實現雙提升。截至今年1月底,天長市林木產業經營主體帶動1萬余名群眾,發展林下經濟3.75萬余畝,年產值達2.89億元。
(高 健 高啟兵 胡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