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激活流動黨員“紅色基因”,定遠縣利用春節前后流動黨員集中返鄉有利契機,開展“紅雁歸鄉”系列活動,引導流動黨員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切實做到“不忘初心,流而有學;不忘身份,流而有聯;不忘桑梓,流而有為”。
喜看家鄉新變化
“我們加一下聯系方式,我在回鄉的路上還在為原材料發愁呢,你們的產品剛好是我公司需要的,真沒想到參加這次活動還有意外收獲。”近日,在流動黨員觀摩活動中,定遠駐北京流動黨支部書記周恒景與張橋鎮“變廢為寶”共富工坊負責人互加了微信。活動次日雙方即達成了合作協議。
春節期間,定遠縣各基層黨組織結合新春團拜會等活動,組織流動黨員觀摩產業園區、特色產業、“共富工坊”及和美鄉村建設示范點等,讓流動黨員切身感受家鄉發展新變化,捕捉就業創業新機遇,激發了流動黨員關心家鄉、服務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全縣共組織集中觀摩活動23場,700余名流動黨員參加。
心系家鄉話發展
“一回到家就收到了黨組織邀請,讓我參加鎮上的流動黨員座談會。我很感動,不僅家里的父母孩子盼著我回家,黨組織也惦念著我!”流動黨員王松感動地說。
定遠縣暢通黨組織與流動黨員溝通渠道,緊抓流動黨員集中返鄉節點,邀請流動黨員座談交流、共話發展,主動向流動黨員通報家鄉發展情況,介紹家鄉招商引資、就業創業等政策,引導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推動人才、項目、資金、技術反哺家鄉。定遠各級黨組織陸續召開流動黨員座談會38場次,共收集流動黨員提供有價值招商線索40余條。
“駐太倉流動黨委成立17年以來,一直以‘服務老鄉、服務他鄉、服務家鄉’為宗旨,以前我們在服務老鄉、服務他鄉上做得比較多,接下來我們會將重心放在服務家鄉上,讓每一位在太倉打拼奮斗的流動黨員牢記黨員和‘定遠人’的雙重身份,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駐太倉流動黨委書記單軍在座談會發言時說。
據統計,2024年以來,定遠全縣共有68名流動黨員返鄉就業創業,為定遠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源源動力。
雁歸家鄉送關懷
“新年好呀!聽說你今年不打算回鄉過年了,在外要注意身體,有時間回鄉看看,到支部坐坐。”池河鎮七里河村黨總支書記楊青海正在逐個給在外流動黨員打電話送去組織問候和新年祝福。
流動黨員是黨員隊伍中的特殊群體,他們懷揣夢想、告別家鄉,在外揮灑汗水、打拼奮斗,返鄉后經常遇到一些問題,尤其是子女就學、老人照顧等方面。定遠縣各基層黨組織主動上門了解流動黨員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情況,通過結對幫扶、送溫暖活動等形式,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切實幫助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在七里塘鄉,各黨支部書記上門家訪開展“登門拜早年”活動,走訪流動黨員家庭40余戶,慰問困難流動黨員4人,幫助解決問題2個。向未返鄉的流動黨員電話、短信祝福100余次,及時傳達黨組織的關心和問候,讓他們感受到家鄉的溫暖。
回望家鄉做先鋒
“我在村民群里看到的通知,讓流動黨員外出前要到黨支部來報備,領取《流動黨員活動證》,我打算明天回上海,所以一上班我就過來了。”節后上班第一天,流動黨員杜永春到七里塘鄉草安村黨群服務中心向黨組織進行行前報備。
一名流動黨員就是一面流動的旗幟。定遠縣強化流動黨員行前教育管理,督促流動黨員臨行前向黨組織報備登記,簽訂行前承諾書,切實提升流動黨員的歸屬感和使命感;黨組織書記面對面進行行前談話,教育他們在外牢記身份、履行義務,做到“流動不流失,離鄉不離黨”。全縣2000余名流動黨員向黨組織行前報備并簽訂行前承諾書。
“作為黨員,無論到了哪里都要始終牢記黨員身份,都要始終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到了上海要主動到社區黨組織報到,參加組織生活。”臨行前,草安村黨總支書記杜軍態向杜永春叮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