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市兩會圓滿落下帷幕,滁州的發展翻開新的篇章。會議期間,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們懷揣著厚重的使命與責任,承載著人民群眾的殷切期望,在熱烈的討論和建言中,為滁州的高質量發展匯聚了磅礴力量。
走進會場,代表委員們圍繞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討論熱烈。高智軍代表提出積極爭取專項債券和“兩重”“兩新”項目資金,推動信貸融資和直接融資穩步增長,深化國資國企等領域的改革。米長龍代表著眼農村一二三產融合,建議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鄉村特色優勢產業,健全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人才引育,鼓勵引導更多人才到鄉村創業。劉雨委員將高校學術研究與政府掛職實踐經歷結合,深刻洞察傳統招商模式的局限性,建議開展場景招商、“飛地”招商等新招商模式,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戶滁州。王春榮委員針對合滁合作園建設的問題,提出主動靠上去、精準接上去、全力融進去的建議,推動園區提速建設,加快融“圈”進“群”步伐。張悟開委員則關注傳統制造業企業發展困境,提出舉辦“企業家沙龍”、爭取政策支持、培養本地人才等措施,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圍繞民生保障,代表委員們從百姓生活的“一枝一葉”著眼積極建言獻策。李國代表提出辦好家門口的學校,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質量、公平性等多元化需求;邰春李代表呼吁社會各界關注支持特殊教育,建議推進解決特殊教育學校學前教育階段師資緊缺問題。醫療衛生領域,陶士云代表建議持續推進全市優生優育出生缺陷篩查宣傳,以及加強面向基層的婦幼醫療人才培養,探索中西醫結合診療在婦幼保健領域的實踐。統籌就業和人才工作,丁曉麗委員關注本地高校畢業生留滁問題,建議做好用城市文化、優惠政策、擴大就業“留才”文章,健全本地畢業生政策,拓展就業崗位供給量,促進高校畢業生留滁就業創業。
從數據上看,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聯名提出的議案66件,以及代表個人或聯名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139件,其中《關于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議案》《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議案》《關于發展壯大文旅產業 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的議案》經并案,分別作為大會1號、2號、3號議案,專門交由相關部門辦理。市政協七屆四次會議共收到提案415件,涵蓋經濟發展、民生福祉、社會治理等多個領域。
一件件議案提案、一條條建議建言,凝聚著代表委員們的心血與智慧,飽含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盼,將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為城市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匯聚成推動現代化新滁州建設的強大合力。
市兩會雖已落幕,但代表委員們的履職腳步并未停歇。回到各自崗位后,他們將繼續在本職工作中發光發熱,同時積極履行代表和委員職責,持續關注議案提案的落實情況,及時反饋新的民意心聲,以實際行動詮釋只爭朝夕、擔當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