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喻 松 通訊員王海鵬)作為全省首批“畢業機制”試點的省級開發區,近日,南譙經開區實現調區及主導產業調整雙獲批。調區后總體規劃面積不突破原核準面積,主導產業由“機械、農副產品加工、家電”調整為“電子信息、通用設備制造、非金屬新材料”,這是我市首個調區及變更主導產業獲省政府批復的開發園區。
南譙經開區(原南譙工業開發區)作為省級開發區于2006年獲省政府批準籌建,分為“一區三園”(城南園、腰鋪園、烏衣園)總面積約9.69平方公里。城南園、腰鋪園在2010年以后因城市規劃調整和“退城入園”相關要求,不再具備產業園區開發條件,未能有效利用土地資源。截至2022年底,該園區僅有“烏衣園區”可用產業用地不足千畝。2023年5月,南譙經開區管委會成立專班,啟動了園區調區相關工作。2023年,南譙經開區成功入選全省首批園區“畢業機制”試點園區,隨后,南譙經開區采用十項措施、三大管理模式對園區調區后“畢業片區”移交屬地鄉鎮、街道管理和接續企業服務進行探索。近期,省政府批準了該園區申請的區域范圍調整和主導產業調整,其中主導產業由“機械、農副產品加工、家電”調整為“電子信息、通用設備制造、非金屬新材料”;區域范圍總面積仍為9.69平方公里,形成更加集中的三個新片區板塊,新增約5000畝產業用地。
“本次調區和變更主導產業,進一步拓展了我市‘浦口-南譙寧滁省際毗鄰區’產業協同發展空間,加快了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步伐,提升了產業發展環境,增強了園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南譙經開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本次調區和主導產業變更為契機,用好“畢業機制”,圍繞主導產業積極探索招商引資新路徑,全面提升“雙招雙引”和產業培育質效,推動南譙經開區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