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包增光 通訊員高 昊)近日,《滁州市開展綠美江淮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7年)》印發。記者從市林長辦獲悉,我市將以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為抓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精準提升森林、濕地等生態系統質量,扎實推進綠美江淮“十大行動”,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建設高水平城鄉一體化綠美人居環境,加快建設山水秀美的生態強市。
根據綠美江淮“十大行動”重點任務,我市扎實推進綠美村莊建設,充分利用廢棄地、邊角地、空閑地、拆違地開展“四旁”綠化,鼓勵和支持村民在庭院及房前屋后打造微花園、微果園、微藥園、微茶園、微菜園等庭院景觀。到2027年,全市計劃打造80個綠美村莊,同步帶動400個村莊綠化美化提檔升級。推進綠美鄉鎮建設,合理布局綠化空間,增加鄉鎮建成區綠量,推進臨街道路兩側綠化提升,打造“小而精美”街道微景觀。到2027年,全市將打造40個綠美鄉鎮。推進綠美城市建設,加快形成布局均衡、功能完善的綠地系統,拓展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新空間,打造高品質現代化城市公園,完善城市綠道系統,助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到2027年,全市新建“口袋公園”48個、新建城鎮綠道60公里。
與此同時,我市還大力開展綠美森林提升,通過科學開展國土綠化,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科學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持續深化國有林場改革成果,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加快構建“兩區十園”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強森林生態安全建設,牢牢守住生態安全底線。到2027年,全市完成造林綠化3.4萬畝,森林質量提升建設72.9萬畝,全市農田林網化率達85%以上。大力開展綠美河湖建設,立足全市水網總體格局,建設一批“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加強濕地保護修復,提升濕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質量。到2027年,全市建成幸福河湖20條(個)。大力開展綠美景區建設,推進景區景觀質量提升,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古樹微公園建設。到2027年,全市打造20個具有3A級以上景區品質的“皖美休閑旅游鄉村”,建設古樹微公園5個。
據介紹,我市同步進行綠美校園建設,不斷提升校園綠化美化、清潔化水平,打造生態、安全、趣味的綠美校園。進行綠美通道建設,打造季相明顯、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的綠化景觀廊道,并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鐵路公路客運站綠化美化水平,到2027年,每年力爭打造1至2個綠美服務區,鐵路和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可綠化里程綠化率達90%以上。進行綠美園區建設,和城市綠化相銜接,廠區圍墻、墻面也進行立體綠化,到2027年,建設10個綠美園區。同時大力推進綠色產業發展,加大林業“雙招雙引”“培大育強”力度,培育林業新產業新業態,提升林產品市場競爭力。
根據我市綠美江淮行動實施方案的“近期目標”,到2027年,全市林地面積總量不減少,森林結構明顯改善、質量持續提升;濕地保護率達58%以上,重要濕地得到全面保護;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物種數保護率不低于95%;水網、路網沿線應綠盡綠,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6%以上,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0%以上,鄉村綠化覆蓋率達35%左右,林業碳匯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初步形成,綠美江淮行動取得顯著成效。“遠期目標”是,到2035年,全市森林、濕地等生態系統結構更加優化,功能更加完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林業碳匯能力進一步提升,優質生態產品供給更加富足,生態治理效能顯著提高,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江淮滁州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