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剛
劉興剛,男,1974年1月生,定遠縣總醫院檢驗科主任、血庫主任。1998年起,劉興剛開始無償獻血,他積極加入中華骨髓庫,26年累計捐獻1.44萬毫升全血量和2個治療量血小板,共1.48萬毫升;他熱心幫助罕見病患者,積極參加義診、公益講堂、獻血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300余次。劉興剛帶動周邊近3000人無償獻血,累計獻血量達百萬毫升,他還細心記錄其中1000名獻血人員的詳細信息,以便及時聯系,組建100余人的定遠“熊貓”血聯誼會,服務定遠縣乃至周邊縣市區臨床急救的用血需求。劉興剛獲評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榮譽。
愛心之路,熱血開啟
1992年,劉興剛畢業后分配到定遠藕塘中心衛生院工作,1995年調到定遠縣人民醫院檢驗科工作,作為醫者,治病救人是他一生的信仰。1998年10月16日,定遠縣首次開展無償獻血活動,由于大家都不了解獻血的意義,也害怕對身體是否有影響,參加的人很少,只有16個人。當時劉興剛雖然對獻血了解的不多,但聽說獻血可以拯救生命,便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在了解獻血的重要意義后,劉興剛走到哪里都宣傳“獻血”。為了保持血液指標百分百合格,劉興剛生活十分自律,早睡早起、不抽煙不喝酒且堅持運動。他長期堅持無償獻血,動員全家參與,用行動感染著身邊人,他的哥哥累計獻血超4000毫升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侄子累計獻血超6000毫升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就連常去理發店老板劉煥芝、劉煥年兩兄弟也成為無償獻血隊伍中的一員,自2007年起一直堅持獻血。2007年6月,在北京出差的劉興剛看到路邊獻血車,在得知可現場加入中華骨髓庫后,他主動加入。在他的世界里,每一滴血都是傳遞生命希望的火種。
2011年,定遠電視臺邀請劉興剛創作無償獻血主題視頻。起初他拒絕了,覺得獻血是自覺自愿的公益行為,不想去宣傳自己。但電視臺導演告訴他這是為了弘揚主旋律,宣傳公益獻血帶動更多人后,劉興剛便欣然同意了。經過一個月緊張拍攝,公益視頻《讓愛流動起來》制作完成,無償獻血等公益活動通過視頻的方式在曲陽大地廣泛傳播,當年,無償獻血的群眾多達4000人。視頻還榮獲“2011年安徽省無償獻血好新聞獎”二等獎。
26年來,劉興剛累計捐獻全血1.44萬毫升、2個血小板治療劑量,總計1.48萬毫升。
愛心接力,點亮生命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為了最大限度發揮獻血的作用,劉興剛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將獻血志愿者的聯系方式記錄下來,以備不時之需,截至目前,他的記錄本上已有1000多名獻血志愿者的信息。
2002年12月,定遠縣人民醫院一名孕婦產后大出血,急需輸注AB型血。當時AB型血庫存不足,不能滿足需要,從外地調取已來不及。緊急關頭,劉興剛迅速聯系他平時聯系記錄在冊的家住在縣城的AB型獻血志愿者,有電話的打電話,沒有電話的則趕快登門求助。經過緊張的尋人求助,半小時內,李維熠、陸元福、陳紅旗3位志愿者趕到醫院獻血,成功挽救母子生命。“每當看到患者因血液供應及時被搶救過來,我愈發覺得一直以來堅持的獻血事業值得。”劉興剛說。
2004年,一則“熊貓”血救人的新聞觸動了劉興剛,他萌生組建定遠縣“熊貓”血聯誼會的念頭。他開始在獻血記錄中尋找“熊貓”血人員,認真分型登記,逐一電話聯系征求意見,安排場所組織聯誼會。盡管第一次聯誼會只有12人參加,但他沒有放棄,耐心解釋組建意義,團隊已擴大到100多人,滿足了定遠縣乃至周邊縣市區臨床急救需要。他還自費為參加者制作印有姓名、血型、電話號碼的名片,方便隨身攜帶。
劉興剛還是定遠“三獻”志愿服務隊的積極推動者,這支社會組織,下設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遺體(器官、角膜)捐獻和造血干細胞捐獻,來宣傳、動員和介紹“三獻”意義,引領更多愛心人士加入。在他的動員和宣傳下,已經有3000多人參加無償獻血,30人加入捐獻造血干細胞隊伍,3人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
愛心傳遞,溫暖續航
1997年9月,劉興剛像往常一樣進行著采血工作。高二學生小芳為補貼生活費來獻血,第二次獻血時,她因長期營養不良暈倒了。在了解到小芳的家庭困境以及她獻血的初衷后,他的心里滿是同情。盡管小芳這次的獻血量未達到發放補助的標準,但劉興剛偷偷自費補齊了170元的獻血補助。可沒過多久,小芳又來了,這次他趕緊攔住,嚴肅地告訴她:“孩子,你不能再獻血了,身體要緊啊。”說著,他拿出300元遞給小芳,讓她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大學期間,小芳回來看望他,想還上他曾經幫助過她的錢,但劉興剛不僅不肯要,又塞給她1000元,叮囑她:“以學習為主,別苦了自己!”小芳緊緊握著這帶著溫暖的錢,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念。
2022年,定遠縣總院來了位不規則抗體陽性的產婦,聽到她的主治醫生說她前一個孩子出生3天就夭折,助人為樂的天性讓他放心不下,下班后便急急的查閱醫學資料,發現這可能是新生兒溶血病。他在和主治醫生交流后,又趕緊聯系產婦家屬,交代孩子出生后得立刻送去省醫院檢查救治,還指導他們帶一管母親的血去。因提醒的及時,孩子很快被轉去南京醫院確診新生兒溶血病后成功救治。南京的主治醫生說,若是沒有第一時間察覺治療,或者沒有帶母親的血液,孩子就無法救回了。劉興剛的細心拯救了這個家庭。他還積極參加義診、授課、公益講堂、獻血動員會等醫院和紅十字會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300余次。
劉興剛,不僅是一名無償獻血志愿者,還是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他渴望將自身最有價值的部分回饋社會,他如一束溫暖的光,照亮無數人心靈,激勵更多人投身無償獻血和公益事業,用行動詮釋愛的力量,在平凡生活中創造不平凡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