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合肥11月6日電(記者韓震震)聚焦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街區保護問題,去年11月起,安徽省人民檢察院與省住建廳聯合部署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助力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專項監督活動。一年來,安徽全省三級檢察機關通過分層監督、一體履職,共辦理相關公益訴訟案件311件,制發檢察建議284件,提起訴訟14件。
11月5日下午,安徽省人民檢察院與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檢察公益訴訟助力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專項監督活動情況。
2023年6月,安徽省人民檢察院與省住建廳會簽《關于建立住房城鄉建設領域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的意見》,在7個方面建立線索移送、信息共享等6項工作機制。專項監督活動中,檢察機關與住建、文旅等行政機關緊密協作,共開展磋商座談277次、聯合摸排線索78次,95%的問題在審前程序得到解決。以個案辦理為契機,檢察機關還與住建等行政機關建立公益訴訟協作機制12項。
徽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和安徽優秀鄉土文化的金名片。2023年12月,安徽省檢察院通過“以事立案”方式將“徽文化文物遺產保護公益訴訟案”作為省院自辦案件,并部署黃山、宣城、池州三市成立辦案分組,加大對文物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其間共摸排文物文化遺產保護案件線索127條,立案115件,制發檢察建議98件。
針對歷史文化街區、傳統村落保護問題,安徽全省檢察機關制發檢察建議122條,助力解決城鄉歷史文化載體保護不到位、文物活化利用不足等問題78個,推動了一批歷史街區和傳統村落在“活下來”的同時“火起來”。
同時,安徽檢察機關還將個案辦理與社會治理相結合,以“調研報告+檢察建議”等形式,為文物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開出良方,撰寫相關調研報告和理論文章7篇,從點到面,深化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