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在電視里聽說‘大數據’,看不見也摸不著,現在是親身感受到‘大數據’給我們老年人帶來的便利了!”家住宣城市宣州區九洲小區居民賈俊感慨道。
賈俊今年76歲,前幾年,每年到了養老待遇資格集中認證期,他都要抽空去街道人社部門排隊提交材料辦理認證手續。“今年9月,我來到宣城人社綜合窗口咨詢自己的資格認證情況。工作人員通過系統查詢發現,今年7月17日,人社部門已通過了我的住院醫保報銷數據完成認證,認證有效期自動延續到2025年7月。”賈俊說。
對此感同身受的還有宣城市民王琳琳。“我的爺爺是宣城市退休職工,今年92歲,因長期定居蕪湖市鏡湖區,養老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工作一直由我代辦。曾經每年下半年我都要帶著爺爺的兩張證件照去人社局填表辦理認證。后來可以通過手機自助認證,每次去看望爺爺,我都順帶幫他用手機把認證完成了。從去年開始,人社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現在不需要自己認證了,由人社局通過大數據比對靜默認證,省了不少事!”王琳琳說。
近年來,宣城市人社局以數智化轉型、標準化推進,構建了“以靜默認證為主、遠程自助認證為輔、人工認證為補充”的養老、工傷資格認證新模式,實現資格認證“無感知、零打擾”。依托市級“智慧人社”平臺,209項人社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辦”,41項公共服務事項網上跨省全國通辦。今年為企業群眾提供網辦服務131萬筆,占總業務量的93.21%。
同樣為居民生活帶來便利的,還有功能越來越豐富的社保卡。一張小小的社保卡,讓年近七旬的宣城市民呂先生享受到在醫院掛號、繳費、結算、報銷全流程就診的便利。
“以前去不同的醫院就要辦理不同的就診卡,異地就診醫保報銷也要自己先墊付,再回宣城報銷,很麻煩。現在帶社保卡去醫院看病,這些麻煩都沒有了。”呂先生說,如今,他無論在宣城當地,還是在上海異地就醫,只需攜帶一張社保卡即可完成就診報銷全部流程。
持一張卡,辦事越來越便捷,體驗越來越順心,這是近幾年宣城市群眾的共同感受。
2024年,宣城市作為安徽省高效辦成社保卡居民服務“一件事”首批試點城市,聚焦就醫購藥、交通出行、旅游觀光等群眾有感的“關鍵小事”,以社保卡為載體,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全力推動社保卡從全領域到跨領域多場景“一卡通用”。目前,社保卡在政務服務領域、待遇發放、交通出行、文化旅游領域均可使用。
宣城市社保卡“一卡通用”高效服務居民的舉措,是安徽省聚焦群眾有感的“關鍵小事”,推進社會保障服務水平、便捷高效服務群眾的生動實踐。
據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安徽省已經基本實現一人一卡。持卡人數6111萬,覆蓋99.8%的常住人口。全省聚焦居民服務“高頻”領域,全力推動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用。建設省居民服務“一卡通”平臺,對接全省1800多個用卡場景,4.7萬多個應用網點,9000多臺用卡設備。設立安徽社保卡居民服務“一件事”線上專區,集成人社、醫保、交通運輸、文旅等領域的70多項線上服務。
·編后·
宣城市創新社保服務工作思路,探索出“以靜默認證為主、遠程自助認證為輔、人工認證為補充”的養老、工傷等資格認證新模式,同時,聚焦就醫購藥、交通出行、旅游觀光等群眾有感的“關鍵小事”,以社保卡為載體,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全力推動社保卡從全領域到跨領域多場景“一卡通用”。宣城的做法為安徽省推進提升社保服務質量和效能提供了借鑒。(記者 朱 卓 通訊員 胡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