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4年9月30日T03版)
秋風輕拂,稻浪翻滾。在鳳陽縣小崗村,目之所及皆是豐收景象。臨近中午,村民程夕兵忙完農活,回到家中,廚房已飄來陣陣飯香。
“香吧?都是那里種出來的。”指著窗外不遠處的稻田,程夕兵頗為自豪地介紹,他流轉了近700畝土地,年純收入超過30萬元。
在小崗村,程夕兵的故事,并非孤例。
從田間地頭到千家萬戶,從“紅手印”到“紅本本”再到“分紅利”,小崗村可謂完整參與中國農村改革的每個階段,成了遠近聞名的“三紅村”。
小崗為什么這樣“紅”?這背后,彰顯的正是不可阻擋的改革之力。
“紅手印”
“國慶假期期間,‘當年農家’景點內,除了上演‘大包干’情景劇外,還會開展夜游小崗等特色活動。”小崗村旅投公司講解員嚴妹說。
嚴妹是“大包干”帶頭人之一嚴金昌的孫女。大學畢業后,她選擇回村,乘著小崗發展旅游的東風,找到施展拳腳的一方天地。
“當年農家”,是游客到訪小崗必去的景點之一。院內的茅草房里,依然保留舊時陳設,讓人們置身其中,仿佛回到歷史現場。
那是1978年,也在一個夜晚,18位村民秘密聚在一起,為“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鍋里沒有糧”的困頓現實尋找出路。
畢竟,“大鍋飯”體制下,平均主義扼殺了生產的積極性。恰逢那年,一場大旱,又讓人越干越懶、地越種越薄、糧越收越少,更是雪上加霜。
怎么辦?“完成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多剩少都是自己的。”在一份責、權、利劃分清晰的契約上,18位村民用按“紅手印”的方式,宣誓進行包產到戶的決心。
當天晚上,生產隊的土地、耕牛、農具等,即被按照人頭,分到各家各戶。到第二年,小崗村便迎來豐收,一舉結束20多年吃國家救濟糧的歷史。
而當年那18枚“紅手印”,也走出了小崗村,成為點燃中國農村改革的星星之火,醞釀出一場惠及億萬人的改革巨浪。
一方面,18枚“紅手印”催生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最終被上升為中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調動了農民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另一方面,來自小崗的探索,也如“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一個標志。從農村到城市,“唯改革才有出路”,逐漸成為被實踐檢驗了的共識。
“紅本本”
土地,是廣袤農村最重要、最基本、最廣泛的生產要素。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
如果說,1978年的“紅手印”,讓小崗人吃飽了飯。那么,2015年的“紅本本”,則給小崗人吃上了致富的定心丸。
那一年,安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首批頒證儀式在小崗村舉行。10多位村民代表,領到嶄新的“紅本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安徽是全國最早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的省份之一。這一次,小崗村作為代表,再一次走在了全省農村改革的前列。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又被稱為土地的“身份證”。它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等權能。
以此為突破口,深化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被認為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中國農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創新。
這一改革,聚焦解決農村土地“統”的問題,順應了農民既想保留土地承包權、又想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愿,更為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打下了基礎。
目前,小崗村全面完成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大力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全村土地流轉面積74%。
在此基礎上,村內完成全域萬余畝高標準農田整治,并建成北大荒小崗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安徽農墾農業大田物聯網系統,2021年成功創建小崗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
對此,嚴金昌也算了一筆賬:他家30多畝地,每年流轉收益,就有2萬多元。“騰出手來,還能經營農家樂,一年又有30多萬元收入。”
“分紅利”
“我們家有10口人,一人領了700元,加起來有7000元。”今年春節前夕,小崗村舉行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分紅大會,村民楊文柱拿著厚厚一沓現金,難掩心中喜悅。
去年,小崗村村集體經濟收入1420萬元,連續7年實現分紅且數額穩定增長,小崗人過上了人人分紅、家家住樓、戶戶有車的好生活。
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小崗村“分紅利”背后,離不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小崗村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8個月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
意見提出,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將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以股份或者份額形式量化到本集體成員,作為其參加集體收益分配的基本依據。
當年,在村企一體的小崗村創新發展有限公司的基礎上,小崗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以品牌作為無形資產和經營性資產聯合入股該公司,占股49%,并量化到村民。
為解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沒有法人地位的現實,2018年,小崗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等10個新成立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全國率先領到印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登記證書。
這真正確立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市場主體地位,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成為現實。2021年,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推進會在小崗村召開。
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小崗村先行探索實施省級以上農村改革試點16項,其中國家級7項。
回望過去,每一截農村改革的歷史斷面,幾乎都可以在小崗找到注腳。展望未來,改革創新、敢為人先,小崗人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