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定遠縣在鄉村開展了黨建引領鄉村文化“守根護脈”行動,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利用村級活動場所、舊民房建設村情村史館22個。今年以來,全縣村情村史館參觀人數達15萬余人次,成了鄉村游必到的打卡地之一。
圍繞紅色主題,讓村情村史館成為弘揚主旋律、正能量的陣地。嚴橋鄉紅崗村村情村史館,打造了“火紅年代”紅崗記憶館文旅綜合體,大寨風格的紅崗“大禮堂”通過場景打造、動線設計、多媒體沉浸式體驗使游客深入感受紅色場景,感悟歲月變遷和改革開放后的巨大成就。該館將村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與紅色農文旅的新機遇有機結合,打造了“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黨史教育”的黨群教育培訓陣地。
堅持因地制宜,讓村情村史館成為推介非遺文化、特色產業的舞臺。能仁鄉農科村村情村史館,利用老舊民房改建,館內展示了省級非遺文化耍龍燈“二龍戲蛛”和十八番齊奏“涼亭鑼鼓”,以及傳統紫砂壺制作、石刻、竹編技藝等。在特色農產品展區,擺放著能仁黃牛肉、白茶、粉絲、粉皮、餅折子、黃桃等琳瑯滿目的特色農產品。
突出共建共享,讓村情村史館成為宣傳人文歷史、鄉風文明的窗口。爐橋鎮河頭村村情村史館,建設過程中村“兩委”廣泛征求群眾意見進行規劃建設,鼓勵村民主動捐贈老物件、老照片用以豐富展館內容,組織老黨員、老教師挖掘整理了“定文章”“侯家寨”“方紹舟”等事跡,生動形象地展示當地的歷史文化。村情村史館建成后,免費對外開放,供村民、游客參觀,本村“五老”人員和寒暑假返鄉的大學生志愿擔任講解員。 (李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