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4年9月24日2版)
秋分時節,定遠縣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里是皖東抗日根據地的創始地,以定遠縣藕塘鎮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是全國19個抗日革命根據地之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張云逸、徐海東、羅炳輝等都曾在這里戰斗和生活過。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藕塘鎮花生產業園的定遠縣鑫藕塘食品有限公司。在公司自動化生產線上,一筐筐花生經過清洗、蒸煮、烘干后,再進行深加工,變成花生糖、花生酥等各式食品,銷往全國各地。
“做好農產品生意,必須走深加工之路。從土里出來到銷售出去,通過一整條產業鏈,充分激發出產品附加值。”鑫藕塘公司負責人高雷告訴記者。
高雷早年在杭州從事農產品內貿生意,2021年了解到家鄉的花生產業還處于初加工階段,便回鄉創業,致力于延長家鄉花生產業的產業鏈。如今,公司產品已從最初的4種擴大到15種,生產線也增加到7條,年產值3000萬元以上。
藕塘鎮年種植花生1.5萬畝。2021年以來,該鎮建設了總體規劃面積1155.4畝的花生產業園,做好“糧頭食尾”增值大文章。如今,藕塘花生產業園已入駐食品加工企業13家,經營范圍包括花生、芝麻、冰糖、堅果等特產。去年,園區實現產值4億元,提供就業崗位300多個,獲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記者在藕塘花生產業園直營店看到,這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不少外地游客前來采購藕塘特產。
“當前,我們正全力建設花生產業園三期項目,繼續招大引強,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做好‘接二連三’文章。同時圍繞藕塘民俗旅游文化節,打造以令狐山、烈士陵園為核心的沿沙河旅游休閑觀光走廊,提升藕塘旅游產業能級,讓老區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迸發新活力、展現新氣象。”藕塘鎮黨委書記姚亮亮對記者說。
在位于定遠縣大橋鎮三官村的中原局第三次會議舊址,70歲的志愿解說員楊為林用擴音器熱情地為大家講解。“當講解員前我就承諾了,一定要講好這段黨史。游客來參觀、游玩一次,如果就是看看風景,卻不了解中原局第三次會議在這里召開的歷史,不了解劉少奇等革命先輩在這里生活戰斗的經歷,那多遺憾呀!”楊為林老人說。
在舊址附近的“軍事博覽園”,防空火炮、坦克、裝甲車、火箭炮、榴彈炮、步槍等軍事武器仿真模型,吸引著八方游客前來參觀。近年來,大橋鎮突出紅色旅游小鎮特色,陸續建設了中原局第三次會議舊址紀念館、大橋攻堅戰紀念園、定遠縣軍事博覽園、古東城文化公園、徽派建筑群、特色美麗鄉村等,打造集文化、農耕、旅游、體驗、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紅色旅游景區,羅氏沼蝦苗、甲魚、手工掛面等特色農產品從這里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記者手記·
藕塘烈士陵園、中共中央中原局會議舊址……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了定遠這片土地,而老區人民也在代代相傳的革命故事激勵下,發展起一個個特色產業,推動老區鄉村振興、群眾增收致富。40多家“強村富民”公司,豬、蝦、鵝、菌、草(秸稈)“5+N”特色產業,糧食、生豬、鵝、牛、羊“5個百億級”綠色食品產業集群,紅色定遠正朝著農業強縣的目標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