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了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日前,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陳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市工信系統將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將《決定》提出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貫穿推進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全過程,盡快形成一批標志性改革成果,以改革成效推進智能綠色制造強市建設,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陳軍介紹,近年來,市工信局聚焦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推進制造強市建設,全市工業經濟總量規模持續壯大、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8.5%,居全省第4位;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61戶,總數達2722戶、居全省第2位;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民營經濟工作均獲省政府督查激勵。
陳軍告訴記者,工業和信息化是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領域。下一步,市工信局將從四個方面持續發力,加快推進智能綠色制造強市建設。
一是聚焦推進新型工業化,堅定不移推進制造強市建設。
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謀劃布局未來產業,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支持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重點圍繞我市八大產業鏈和“新三樣”產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打造先進光伏及新型儲能、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
二是聚焦數實融合發展,持續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發揮“天工云”“瑯琊谷”省級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功能,持續推進區域型、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賦能區域產業提質增效,加快工業互聯網在重點產業鏈廣泛普及、深度融合。支持制造業企業智改數轉賦能,組織開展規上企業數字化診斷和數字化改造及規下企業數字化應用,實施“滁企登云”行動,支持中小企業上云用平臺,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三是聚焦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民營企業發展良好環境。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建設“眾創—孵化—加速—產業化”全鏈條孵化服務鏈,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進民營經濟規模實力、創新能力和綜合帶動力再上新臺階。將專精特新作為中小企業發展的基本方向,優化“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梯度培育模式,建立健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質量提升。
四是聚焦綠色低碳轉型,構建完善綠色制造產業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產供銷高效綠色銜接,支持創建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打造一批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的示范標桿。實施工業領域節能環保“五個一百”專項行動,加快培育一批工業節能環保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新材料,推進制造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