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城區公共停車場免費停車時長由20分鐘變為30分鐘,為群眾留足了“吃一碗面”的時間;老舊小區頂層堆放的大量老舊熱水器早已棄之不用,大風天氣極易墜落,經人大代表反映后引起重視,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
去年4月以來,市委聚焦“踐行宗旨為民造福”目標,建立覆蓋全市的“民聲呼應”平臺體系,并制定專門工作機制。市人大常委會緊隨市委決策部署,迅速制定出臺《關于借助〈民生呼應〉載體作用,進一步做好察民情、聚民意、惠民生工作的若干意見》,實施調研督查、定期聯系、定向推送、帶案下訪、信息報送五項機制,助力“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要求落到實處。自市人大實施“五項機制”以來,共向市委“民聲呼應”平臺報送人大代表建議事項和問題訴求21個,被采納交辦16個,其中15個已辦結,讓群眾的“呼聲”變為“掌聲”。
前段時間,“瑯琊人大”微信小程序收到人大代表和群眾反映:遵陽街道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存在“停車難”問題。瑯琊區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認真梳理代表和群眾意見建議,及時轉至有關部門并向市人大常委會反映。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將其納入“民聲呼應”人大監督五項機制予以關注,有力推動了問題的解決。
“目前,瑯琊區相關區域已新增有關停車標識,道路停車實行‘柔性執法’,地上地下停車資源得到最大限度釋放。同時,非機動車臨時停車場建設前期工作也正在積極推進中。”日前,瑯琊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潘家驥介紹該區有關“停車難”問題的整改成效。
市人大代表吳文雷反映,我市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由于主管道流量不夠,在汛期極易形成污水倒灌,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對污水主管道直徑、支管道直徑、接入口數量、方式等進行檢查評估。該問題通過“民聲呼應”平臺反映后,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處啟動為期3個月的“滁城排水管網溯源排查”項目,對市本級雨污水管網進行結構性、功能性缺陷檢查和評估,為后期管道更換及治理提供數據支撐。
市人大代表張旻建議安排專人統計小區太陽能熱水器使用情況,對繼續使用的進行加固,對廢棄不用又無人認領的熱水器立即拆解。市住建局結合正在開展的住宅小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將廢棄太陽能熱水器拆除和在用太陽能熱水器加固作為工作重點;同時計劃在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更新項目實施中,將太陽能熱水器安全隱患整治作為工作內容之一,堅決消除安全隱患。
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構建“民呼我應”人大監督五項機制,讓群眾“想說的話”有人聽、“想辦的事”有人辦,有力助推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落地見效。
根據“民聲呼應”人大監督五項機制的要求,市人大常委會以營商環境為主題,匯聚人大力量,鼓勵企業家、人大代表在營商環境上“小題大做”,督促政府做實做細改善提升工作,切實解決企業家反映的困難問題,不斷擦亮“亭滿意”品牌。
今年3月1日,市人大常委會以推動營商環境由“便捷服務”向“增值服務”全面提升為主題,在天長市秦欄鎮舉行全市人大代表持續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組合拳”啟動儀式。
幾個月來,秦欄鎮人大動作不斷,組織主席團成員“走出去”學習新機制、開展“找上門”為企解難題等系列活動,不僅探索建立了從招商引資洽談、協議簽訂到證照辦理、企業投產的“全過程幫辦”機制,還建立了“月交辦、季通報、年考核”工作機制,以“增值服務”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市各級人大組織及人大代表積極響應。市人大代表李錦標建議發展會展經濟,拉動經濟增長、推動產業升級、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就業機會。該建議經市人大常委會推送,被“民聲呼應”采納。市商務局在回復中表示,市商務局等7部門印發《“2024徽動消費促進年”滁州行動方案》,舉辦促消費活動,計劃在市奧體中心及全市的商業廣場、步行街、特色商業街區等地舉辦汽車、家電、家居等類商品展銷會50余場。南譙區施集鎮人大組織轄區市、區、鎮三級人大代表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助推營商環境優化,人大代表在行動”的調研活動。調研結束后,鎮人大對收集到的意見建議進行了梳理歸納,并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企業訴求,推動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和問題。
“下一步,市人大將繼續落實好‘五項機制’,進一步察民情、聚民意、惠民生,不斷強化法治強保障、監督促落實作用,助推我市‘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工作走深走實,全力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人大常委會主要負責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