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報》(2024年7月10日2版)
本報訊(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吳夢君/文 周繼龍/圖) 初夏時節,萬物茂密生長的喜悅彌漫在鄉野之間。位于滁州市來安縣半塔鎮北澗村的萬利淮果薄殼山核桃現代農業產業園里,7000畝薄殼山核桃樹郁郁蔥蔥,一顆顆橢圓形的果實綴滿樹梢,村民們在林間忙碌。
原產美國的碧根果也就是薄殼山核桃,對于生長要素特別挑剔,如今卻在皖東大地穩穩地扎下根來,且長勢喜人。“現在雖然還沒進入盛果期,但碧根果已經成為我們當地名副其實的‘致富果’。”產業園負責人介紹,北澗村位于江淮分水嶺上,適合薄殼山核桃種植。2019年公司流轉近7000畝土地,因地制宜建設薄殼山核桃現代農業產業園。
“薄殼山核桃,渾身都是寶,不僅營養價值高、口感好,同時它本身也是優良的生態防護樹種,可有效地改善地區的生態環境。”生態效益上,碧根果樹體高大、枝繁葉茂,生態防護功能強,是珍貴的造林綠化樹種。經濟效益上,薄殼山核桃生長周期比較長,定植后,一般4到6年開始掛果,8年以后才逐漸豐產,盛果期每畝年產果量能達到300斤以上。
為了解決前期收益問題,安徽萬利淮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決定以短養長,通過套種農作物發展林下經濟,有效緩解了薄殼山核桃栽植期和生長期內企業的投資壓力。2021年開始,小麥、高粱、大豆、紅薯等作物輪番種進了果樹林中,極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未來整個產業園的收益將非常可觀。
隨著產業園的建設,帶動了當地不少村民就近務工增收。“干的是一樣的活,但在這里收入卻翻了好幾番。”北澗村一村民在基地承包了700畝碧根果的管理工作,每年收入超過10萬元。據了解,產業園建成后,公司將果樹的澆水、施肥、修剪、采摘等管護工作承包給了當地農民,在提高農民收入的同時,也提高管護效率。據了解,公司2022年6月已完成碧根果加工基地主體建設,為下一步碧根果的深加工產業鏈打下了堅實基礎。
立足一棵樹,依托一粒果,深耕大產業。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在“萬企興萬村”行動中,來安縣大力發展碧根果種植項目,持續加強新型種植技術應用推廣,激發資源稟賦和現有產業優勢,提升特色種植業品質,因地制宜打造本地特色品牌。未來,該縣還計劃將薄殼山核桃產業園采摘與環釜山水庫風景帶結合起來,發展生態旅游,打造出一個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的薄殼山核桃林下經濟特色小鎮,探索出一條綠色富民產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