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時不時就能看到有電動車停在樓道里;最近好多了,樓道里敞敞亮亮的,我們安心多了。”日前,滁城英仕公館小區居民張女士,在公共車棚為電動自行車掃碼充電時感慨道。
記者了解到,隨著“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的全面推進,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市民愿意主動把電動自行車推進公共停車棚內。“嚴禁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正逐步從令行禁止演變為社會共識,這也是市消防救援支隊及相關各部門在電動自行車領域安全隱患治理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除了聯合公安、住建等部門常態化開展巡查檢查,每周還會進行不少于2次的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夜查行動。”談起針對電動車隱患治理所采取的具體舉措,正在英仕公館小區內檢查的消防監督人員吳昆說:“我們重點加強對建筑架空層的管理,同時針對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等違規停放充電行為開展執法查處和檢查勸阻。”
檢查期間,消防監督執法人員還會指導各場所負責人加強防范措施,要求物業管理單位定期開展自查檢查及違規行為曝光亮曬,并隨身攜帶電動車火災警示海報以等科普資料,邊檢查邊宣傳。在大家的努力下,市民對電動自行車安全停放充電的意識得到很大提升,亂停亂放、私拉亂接充電等亂象也得到有效遏制。
除在監督檢查方面“上強度”,該支隊還注重在宣傳上“加力度”。線上,通過新媒體矩陣高頻發布消防知識和火災案例;線下,開放消防科普教育館、敲門入戶普及知識、消防安全培訓演練、火災警示海報張貼……各類宣傳活動齊頭并進,居民潛移默化地接受消防知識熏陶。
“在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治理工作中,既要看見風險、也要看見需求。我們將繼續站在群眾的角度,與相關部門一道,疏堵結合、標本兼治,既嚴格執法,又做好公共服務,真正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市消防救援支隊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專班組長方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