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湯 玨 通訊員高旭東)近年來,我市堅持把科技創新放在發展全局的核心突出地位,持續加大《滁州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實施力度,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聚力創新主體培育、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等重點工作,確保《規劃》高質高量完成,為建設現代化新滁州貢獻科技力量。
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截至2023年底,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達1353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2109家。推動125家億元以上無研發企業、38家5億元以上無研發機構企業開展“兩清零”行動。圍繞全市八大產業鏈,聚焦關鍵核心技術、行業共性技術,組織實施一批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十四五”期間累計立項省級以上項目49項,爭取上級財政資金6218萬元,帶動企事業單位研發投入超3.8億元。
完善多層次創新平臺體系。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加快建設全市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在光伏、智能家電等八大產業鏈培育建設一批國家、省級研發平臺,提升區域研發能力。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獲批各類省級以上研發平臺314家,其中,國家級研發平臺4家、省級重點實驗室5家。健全多層級、多類型、多主體創新創業孵化鏈條,出臺《科技企業加速器備案及績效評價管理辦法》,優化孵化載體建設。截至2023年底,全市省級及以上和市級孵化載體分別為32家、9家。
融合產業鏈和創新鏈。針對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組織開展科技攻關,推動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共支持八大產業鏈攻堅項目24個,安排項目經費2340萬元。深化產學研合作,與吉林大學等高校簽訂校地合作協議,引入高端創新要素資源,合作共建校地合作平臺,推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增強鄉村振興科技支撐。以“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為主線,聚焦鄉村振興加強技術集成創新。2021年至2023年,全市農業科技領域共獲批立項省級科技項目31項,爭取省級經費1697.2萬元,組織實施市級科技項目24項,安排市級經費580萬元。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立足縣域主導和特色產業,推進科技“特派團”建設。
深化科技創新開放合作。積極融入長三角區域創新共同體,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深度融入長三角科技創新生態鏈。推動滁州高教科創城與南京高校院所、研發機構合作,打造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共同體。拓展科技合作渠道,組織企業參與國際科技對接,支持企業充分利用國際科技創新資源。全市累計建成省級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9家,獲批省級對外科技合作項目6個,15個引進境外人才項目獲國家級、省級資金支持。